话音刚落,另外2名高管和5名工人随即起身。8个人戴上了安全帽,握着4把电筒,带着一把把工兵铲,出发了。
走出林场,大伙有些懵了。黑夜里,他们看不清前方,而途中,附近茂密的石林还在继续滑坡,他们急了,使劲晃着电筒,呼叫起来,“有没有人?”
行至九环线主干道上时,他们听到此起彼伏的大叫声,“有!有!有!”只见40名游客躲避在受损的大巴旁,相互抱着。见状,他们飞奔上前,“走!跟我们走!去一个安全的地方!”
然而,一些伤者走动困难。于是,他们背着、抱着、扛着,将伤者送回300米远的搅拌站旁一片空旷的林地。
清道辟路
5次搜救转移200多游客
担心有更多的游客被困,他们并没停歇,转身,再次离开林场,向着更深更远处搜救。
走到中途,一块1米高的大石头拦住了去路,他们爬上石头,翻过,继续前行。接着,一根根倒下的树枝又挡道了,他们拿出手上的工兵铲,清理起来……600米远处,他们又发现了49名游客正在齐刷刷地往另一个方向奔,“来这儿,来这儿!”这是他们带回伤势最轻的一批游客,基本都是自己走回林场的。
第三次,他们在1公里外的一处滑坡山脚下,发现40余名游客,这批游客伤者数量和伤势情况都比前面两批严重。于是,两名工人返回搅拌站,将一台2米高的装载车开来,将十名受伤游客抱入铲斗搭回。
第四次出发前,他们花了10分钟,找来两根木板和安全网,用尼龙绳将木板连接,制成一个简易的担架。再开出两台装载车,在2公里外搜寻来数十名游客。
第五次,他们在沿途找到了十来名零星的散客……
临危救治
白酒、洗脸布派上用场
数小时内,搅拌站旁1000平方米的空地上,聚集了200来名游客,其中有13名小孩。深夜,九寨沟的温度只有十多摄氏度,大伙蜷缩着身体,坐在冰冷的地上,打起了哆嗦。小孩子们依偎在父母旁,不断地哈气。见状,28名建筑工人取出了所有的棉被,但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于是,大伙把衣服纷纷拿出,给游客披上。
人群中,孟庆虎看到一位60多岁的婆婆捂着丈夫冰凉的光脚,嘴里还叨念着,“跑那么快,鞋都没有了。”他一边拍大爷的肩膀说,“大爷,来,穿我的。”一边脱下了自己的休闲皮鞋,随后又光着脚去车上,取回另一双休闲鞋穿上。见状,工人们都从宿舍里取出了自己的鞋,递给了光着脚的游客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