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全新环境,周景光凭着军人特有的坚韧和果敢,实施半军事化管理,严格执行一日生活制度,锤炼了一支过硬护卫队伍。
事实上,周景光只是油田复转军人“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的一个缩影。
今年32岁的隋秀杰,2006年参军入伍,在济南军区某部经历了2年坦克兵的摔打磨练后,2009年退伍分配到纯梁采油厂井下作业大队,成为一名作业工人。
脱下橄榄绿,换上红工衣,隋秀杰抡起管钳,踏上了一个全新的“战场”。他从最基础的开始学起,最终成为操作岗位的行家里手。2011年隋秀杰取得大队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成为同年兵里的佼佼者。
在胜利石油管理局党委看来,让复转军人时刻牢记自己是个兵,工作有目标,生活有奔头,困难有依靠,进步有舞台,既是油田党委对复转军人关心爱护的具体体现,更是打造人才幸福高地的需要。
多年来,胜利油田广大复转军人永葆军人本色,在保油上产、生产抢修、小区服务等工作中不讲条件,优质高效地完成任务。
井下作业公司王猛先后转战陕北、贵州、重庆涪陵等多个外部市场,受命组建油田第一支带压作业队;桩西采油厂魏延刚先后参与研制钻铣与油管试压一体化装置,大大提升作业施工效率。
争当排头兵,全力创效益
7月30日晚上,在胜采厂举办的庆“八一”表彰文艺晚会上,被授予“十佳钢铁战士”的岳庆峰、巴健波、苟朋等10名复转军人披红戴花,“闪亮”登场上台接受人们热烈的掌声。
在作业战线开展“十佳钢铁战士”评选,胜采厂已连续举办10年。“钢铁战士不是喊出来的,是全厂近500余名在职复转军人干出来拼出来的。”谈起“十佳”,胜采厂党委书记宋政谦说。
胜采厂共有复转军人1500余人。其中,作业系统一线岗位就有282人,占到作业员工总数的近1/3。和胜采厂作业队伍一样,开发单位作业队伍中,复转军人的比例几乎接近三分之一。
为让在职复转军人感受油田党组织温暖,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各单位党委创新思路、完善机制,不拘一格选人才,多方为复转军人搭建“干事创业”平台,采取导师带徒、帮扶结对等形式,广泛开展业务技能培训、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活动,为复转军人“壮骨充电”。
37岁的于海峰连续15个夜晚战斗在作业抢修第一线,成功拿下了7口作业施工井,相当于全队一个月的工作量;河口厂护卫大队以《三大条令》为标尺,培养护卫队员的奉献精神、冒险精神、团队精神、服从精神等特殊品质。
1米9的大个儿,配上内向不爱言语的性格,冯春雷仿似天生一副军人模样。2004年参军,2006年复员,冯春雷在结束了2年通讯兵生涯后,来到东辛采油厂,成为一名采油工人。
虽说从戎装到工装,身份变了,可在他的内心深处:阵地仍然在——采油岗位就是冲锋陷阵的新阵地。
目前,胜利油田各条战线上已经有近千名“老兵”走上了管理与技术岗位,他们在工作中争当生产能手和技术革新尖兵,始终保持着军人冲锋在前的本色,争当排头兵,全力创效益。
苟鹏,现为胜采厂井下作业大队作业15队技术员。参军时,他在武警北京总队9支队,负责驻华大使馆的保卫工作。2005年12月退伍。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走出军营,步入社会,油田给了我一个平台,我就要还油田一份精彩。”这是苟鹏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