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的配音有很多神来之笔
记者:这次邀请成龙大哥为中文版配音,有什么好玩的花絮?
范立欣:不是简单的配音,大哥的声音其实变成了惟妙惟肖的一个角色,把所有动物最迷人的那一面表现出来了。大哥绝对是一个精益求精的完美主义者。这次配音除了要模仿动物最明显的特征以外,更重要的是,影片有非常幽默、搞笑的时候,也有很惊险的时候,还有最有东方韵味的场景,大哥在这个过程当中来回地思考,有很多即兴的创作,我在录音棚里很紧张,这个词临时改行不行,其实最后发现大哥灵光一现的东西,在电影里最出彩的。
记者:所以说,中文版并不是英文版的简单翻译?
范立欣:中文版解说词不是简单的翻译过程,是为了在文化上让故事更好地被中国观众接受,希望中国观众通过解说词更好地共情动物的喜怒哀乐,比如很多幽默的部分,东西方的幽默感其实是很不一样的,但动物的行为是固定的,我们需要通过解说词去重新创造一种幽默的瞬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很多思量和碰撞,有些是苦思冥想了很长时间,才找到最好的翻译,有些是在现场的灵光乍现。比如企鹅走路回家,绊了一下脚,成龙除了模仿企鹅很踉跄的声音,现场还加了一句:“没有人看见吧。”这就把动物的心理给表现出来了,这样的神来之笔对于这样一部中英合拍的电影是非常必要的。
科学研究是自然电影的基础
记者:去年陆川导演参与的迪士尼自然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在内地取得了6000多万票房,也刷新了纪录片票房的纪录,今年BBC又和中国联合制作了这一部《地球:神奇的一天》,您怎么看待自然电影在国内的发展?
范立欣:中国的自然电影发展还处在一个开端吧。但是现在中国电影市场越来越大,观众对于多元的内容其实是有强烈的需求的。从《迁徙的鸟》、《海洋》到《我们诞生在中国》,其实能看到市场在持续扩大,相信《地球:神奇的一天》这部片子可以在中国市场上得到更多关注,它非常适合父母带着小朋友一起观看,是了解世界最惊艳、最神秘的一面的一个绝佳的影片。
其实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我们的野生动物的多样性非常丰富。前几天在上海国际绿色电影周上,我跟中国最著名的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老师参加了一个论坛,他做了30多年野生动物摄影了,他说我们的野生动物影像非常欠缺,更别说电影了。中国的自然电影应该说是刚刚起步,去年陆川导演的电影取得那么好的口碑和票房,这次又和BBC做如此大的合作,这可能是自然电影最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