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郭凯用短短的十年时间实现了自身的华丽蜕变?郭凯说,从他曾祖父到祖父再到父亲,三代人里出了多位军人、党员,还有两位革命烈士。正是父亲那种不怕吃苦、不服输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他。
不疯魔不成活,苦练清舱本领,一人出手顶30人
作为装载机司机,技术难度最高的是清舱作业。郭凯刚进港时,大家都叫他“臭手”。“那时候,我一进仓就害怕把船舱给戳破了,干活很慢,还往往在舱壁、舱角都留下厚厚的一层货,清舱师傅还得帮忙用铁锨铲。人家一听是我当班,都躲着我。”每次看到负责清舱的师傅们一锨一锨地清理,累得满头大汗,他就觉得格外内疚。
“我也是在建筑工地下过苦力的,知道清舱工人的辛苦,我能多抓一斗货,清扫工人就少辛苦一小时。”为了练好技术,少给清舱的师傅们“添麻烦”,他每天操作方向、油门、挡位上万次,练到手、膀红肿,眼睛、脖子酸痛。“上班练不完,下班回到家就拿着筷子不停地比划,那阵子简直着魔了。”郭凯的妻子赵国花说。正是这股子执拗劲儿,加上不服输、不怕吃苦的性格,不到半年时间,郭凯的技术就有了质的提升。凡是他清过的舱,可以减少人工清舱量上千吨,这相当于30名职工一天的工作量,效率一下子提高了七八倍。“看到清舱师傅竖起满意的大拇指,我内心感到非常高兴和自豪。师傅们看到是我清舱,都抢着跟我去。”说这句话时,郭凯的表情中露出幸福的微笑。如今,他能做到每斗抓取十吨,误差控制在40斤左右。这样装一辆载重40吨的货车,4斗就能装满,误差仅为40吨总量的两千分之一!
不仅如此,由于港口经常有人来参观,工余和休息时间,郭凯还和同事精心设计了装载机铲砖、起酒瓶盖、对着气球穿螺丝帽等高难度清舱动作。久而久之,郭凯练就了一套“铁骑迎宾”的绝活。这项绝活难度很大,开瓶的有效距离只有两毫米,丝毫不亚于高超的杂技表演。于是便有了在《挑战不可能》《吉尼斯·中国之夜》节目中大家看到的技惊四座的表演。
农村娃“抠”出大作为 每年为企业节约2000多万元
郭凯的生活曾经一度十分贫困。最穷的时候,家里连50块钱学费也凑不出。为了挣钱给父亲治病,他不怕苦不怕累,努力干活,可即使这样初中没毕业没有一技之长的他也始终无法融入。直到他来到了青岛港。这里到处是“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标语;处处都体现着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郭凯很快就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他像爱家一样爱自己的岗位,像守护家一样守护着青岛港。现在的郭凯有妻子有孩子有房子有车子,可以说是青岛港实现了他人生的突破,在他的心中始终充满着感恩之情。所以过过苦日子的郭凯从骨子里见不得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