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中感悟出来的东西,王文升也能作画。他从小生活在平鲁区榆林乡的一个普通农村,父母亲务农,自己结婚后生子,感悟到生活的不易,他就画了一幅《老人累》排遣心中的苦。“一手拄着拐棍,一手拿着奶瓶,肩膀挎着菜篮,衣服还被小孩拽着。”老人说,像这样的老人现在还不少,负担挺重,应该引起重视。
为众乡亲画画,一分钱不收
王文升很健谈,说自己在画画过程中交了不少朋友,给了他许多启发。“我从没上过美术课,小时候一放学,就去别人的房子背后画。那个时候村里房子大多是泥土和青石垒建而成,木棍烧了之后形成的木炭,画在这些材料上正好能显示出模样来。时间长了,村里很多地方被我画上了一些奇形怪状的图案,当时,村里人看见我就有点生气。”他说,直到给自己的母亲画了肖像,村里人才对他的画有了兴趣。
上世纪90年代初期,王文升的母亲突然病故。当时家里经济条件有限,母亲连张照片也没留下。他万分悲痛,老人家的音容笑貌不时浮现在眼前。他就靠记忆慢慢画母亲,用了将近一星期,经过反复修改,终于在母亲出殡前把画像完成,摆在灵堂的中央。丧事正日当午,来祭奠的乡亲看到这张画像后,纷纷夸他把母亲画好、画活了。从此王文升名声大振,周边十里八乡请他画像的村民越来越多,甚至有人还请他画起了炕围画。
王文升说:“母亲去世后,我就搬到了城里,在城里也搬了很多次家,但不论搬到哪里,身旁总有人看到我画的画后,想让我帮忙给画几幅,到现在也没算过画了多少,但我画画都是分文不收。”
想出本画册,弥补心中遗憾
王文升说,他念高中时,一个学期的学费9元。可家里兄弟姐妹一共6人,学费也交不起。有一次,他听同学们说,给报社投稿能挣稿费,便尝试着给《晋阳书画报》《雁北报》《北岳》等报刊投稿。慢慢地,作品开始屡屡见诸报端,他的投稿积极性更高了,并且还挣下了学费。
“那时的稿费,一篇才6毛钱,我就熬了十几个夜晚,创作出一部《槽头状元》的漫画作品,讲了农村养殖生活和勤劳才能致富的道理,共有200多个场景,每个场景各不相同。”老人说,因为这个系列作品篇数多、质量高,他被《雁北报》聘为特约通讯员,作品被报社连载了3个月,最后挣得稿费138.25元。收到钱后,他兴冲冲地去交了学费。
现在条件好了,王文升的作品也日趋成熟。近几年,他用画笔记录了很多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和城市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景象。农民田间劳作丰收后的喜悦、平鲁北城坡改造景象、东门口旧电影院旧景、一些土窑洞、老城门等,都被他用画笔一一描绘下来。
现在,王文升既是保安,也是义务“儿童团长”,他平时利用闲暇时间教小区的孩子们画画,成了小区名副其实的“画画保安”。
王文升说,他最遗憾的是,画了60多年,没出过一本画册,“以前条件不好,画的画都没有保存。我打算以后每次都画在专业纸上,相信不久就能出一本画册,弥补这个缺憾。”
本报记者 王晋飞 通讯员 符烨邦 王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