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主旋律是让人难忘的,类似《阿甘正传》《勇敢的心》,还有《一次别离》《入殓师》吧。我们轻装上阵,卸载概念,以电影的生动灵性为手段,剪!说一个剪字我心狠嘴硬心畅快,伟强却是一脸官司抑郁症。定下之后,我们悲欣交集吃了一顿涮羊肉,于冬负责记账或买单。
后来,人们说到了电影中的“小鲜肉”。我知道他们为了拍这部电影不要高报酬,自觉投入,刻苦钻研。我想现在说句公道话,他们不是媒体命名的小鲜肉,是中国电影亟需的青年演员。一个没有青年的事业是没有前途的事业,中国电影不可能不给青年人留出上位空间。他们,或他们经纪人的种种不懂事都是暂时的、可校正的,可他们玉树临风、白衣胜雪的身影是中国电影需要的。岁月更迭,无论对他们怎么不满,他们必然接了我们的班,这无法回避。
那干脆不回避,让他们和我们并肩作战,谁能说这不是一次茁壮成长呢?为了打消社会疑虑,我们把他们饰演的领袖人物在影片中标注了年龄,粟裕19岁,周恩来29岁,聂荣臻24岁,叶挺30岁,毛泽东年龄偏大,也才33岁……这个年龄的形像塑造非他们莫属!所以,欧豪、霍建华、李易峰……纷至沓来。由此,我还想郑重说一句:别再用“小鲜肉”总结他们了,他们是正在努力接班、也势不可挡接班的中国新一代青年演员。只要他们“不迁怒,不贰过”,不“士而怀居”、“士而怀土”,他们就是中国电影的未来!
进入后期了,等上千个特技,等音乐……时间显得漫长。好不容易等齐了,音乐还差一段在国外的长笛。这个时候,最是不能催。你一催,主创们就会用“工匠精神”“绣花精神”围攻你。终于把国外的长笛等来了,还有两个爆炸点需要再绚(渲)染。大家都用“绣花”的时间线耐心等,等到七月,都来了!无论走了多远的路,七月,所有的艺术要素“回家过年”。
影片完成了,7.28上映。电影告诉人们,钢铁长城乃血肉身躯和精神魂魄筑成!电影还未上映,有惯性之人就开始看不惯,有尖刻之人开始泼污水,有标题党又开始计算文章流量……对不起,您还没看电影吧?没看先免开尊口为宜。如果你去看了,会看到片尾字幕上至少有两千个人名为此片在努力。两千人,一顿饭每人吃俩馒头就是四千个馒头,两年下来,这得是多少?
所以,尊重多么重要!尊重馒头,尊重粮食,尊重四季轮回,尊重漫长时光托举着的心血和劳动。您的尊重是一种风度和礼仪,电影也会尊重您,信任您,以无愧于心的呈现面对您!《建军大业》7.28和您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