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穷啊!母亲1964年就走了,父亲是1984年去世的,父母养了我们8兄妹,二哥是父亲留给我的唯一财产。”夏科新说,父亲去世前,8兄妹中大哥早已和父母分家了,四弟当年还小,剩下的姐姐和妹妹4人都嫁出去了,照顾不了二哥。“所以父亲临终时只能将二哥托付给排行老三的我。其实,我从1975年就开始照顾二哥,当时我也刚结婚,但一直和父亲住一块,没分家。”夏科新说。
夏科新妻子薛远荣说,她一直支持丈夫的决定,为他们兄弟俩做了40多年的饭,“从来没有抱怨过,他是我们的哥哥,必须供养。”
华商报记者注意到,薛远荣不善言谈,如今63岁的她听力有些障碍,她说照顾丈夫的哥哥是自己义不容辞的义务。
“从未想过是负担,这么多年都习惯了”
据夏科新的邻居何光华介绍,2014年7月,夏科林想去留坝县养老院,当时夏科新并不同意,但夏科林还是坚持去了。
“说实话,一起生活了40来年,从未想过他是我们的负担,这么多年都习惯了,所以二哥去养老院,我当时不同意。”夏科新说,但是二哥坚持要去,就让他去了。不曾想,养老院的饭比较硬,夏科林因为牙齿掉了根本就吃不了。
“2016年12月,我去养老院看二哥时,二哥告诉我,他想回家。”夏科新说,他们一家人就又把二哥接了回来。回家后的夏科林辅助弟弟放牛,在夏天,每天晚上将牛放到坡上,第二天早上再赶回来。
夏科新和夏科林哥俩几乎没吵过嘴。夏科新说,二哥偶尔啥事做错了,他也会说两句。“我没和他打过架,也没吵过架,弟弟有时说我,我不开腔,就干我的事去了,让他一个人说。”夏科林笑着说。
“苦日子都过来了,要为哥哥养老送终”
“父亲1984年去世时,家里真的一无所有,吃穿都是问题,父亲临终时,我就说只要有我一口吃的,就有二哥一口吃的。”夏科新说,“当年的苦日子都过来了,现在更要为哥哥养老送终。考虑到哥哥老了,我们在2010年就为他把棺木准备好了。”
华商报记者了解到,像夏科林这种未婚且有智力障碍的人,可以享受国家五保政策,农村俗称五保户。现在,夏科林每年可以从国家领到7020元的各项政策福利(五保户每年5400元,高龄补贴1020元,养老保险每年600元)。
华商报记者注意到,夏科林自己有一个钱包,里面装了五六十元零钱,是供他平时“零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