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园艺蚕桑工作站高级农艺师郭昶接受国际在线陕西频道采访(姜卓君 摄)
陕西省园艺蚕桑工作站高级农艺师郭昶表示,安康养蚕历史悠久,是陕西的老蚕区,占陕西蚕桑产业的85%。随着蚕桑产业发展的持续良好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安康企业家自发加入到现代蚕桑生态循环产业项目开发中,陕西省农业厅对此表示肯定,并将逐步投入一定力量,重点扶持桑基鱼塘、观光农业、桑葚采摘等生态循环产业项目,发展年养蚕15张以上的蚕桑家庭农场等,更好的促进安康蚕桑产业的发展。
安康市蚕种场书记、 场长张保华接受国际在线陕西频道采访(刘汉红 摄)
古有安康丝绸通过丝绸之路转销中亚、西亚沿线国家,今有“一带一路”倡议助力安康蚕桑产业对外发展。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书记、 场长张保华说道,从2012年开始,蚕种厂连续向乌兹别克斯坦出口蚕种,2017年出口蚕种已达10万张,2018年将继续出口蚕种10万张以上。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安康市蚕种场将抓住历史机遇,进一步推进蚕种对外贸易的发展。
依托文化优势 擦亮“丝路之源”名片
“鎏金铜蚕”作为丝绸之路历史的见证者,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被世人所知。如何依托“鎏金铜蚕”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优势,擦亮“丝路之源”名片,已成为安康市人民政府的当务之急。
安康市林业局产业科科长李兆鹏表示,安康将以古丝绸之路源头为载体,以石泉县出土的“鎏金铜蚕”为宣传名片,挖掘蚕桑史料、传统习俗、民间传说和历史遗迹,充分利用当前丰富蚕桑丝绸资源,结合现代创意设计、市场需求、专题策划,积极推进蚕桑丝绸文化产业的形成。
他说道,其一,安康要建设一个功能齐全的集蚕丝文化展示、科普教育、产品展示、论坛会务、生态休闲一体的大型丝绸文化产业园,使之成为陕西省蚕桑丝绸文化的展示中心、互动体验中心和丝绸产品消费中心。其二,在汉江、月河流域蚕桑密集区,打造安康蚕丝旅游观光园,以养蚕村庄、蚕种场、缫丝场为旅游景点、整合出一条集栽桑、养蚕、制种、缫丝等一体的旅游线路,重点展示完整的蚕丝产业链。其三,加大蚕桑旅游文化产品多元化开发,积极承办全国性的蚕桑、丝绸会议和论坛,每年精心策划举办一次安康市蚕桑旅游文化节,弘扬和传承“鎏金铜蚕”为代表的蚕桑文化,提高蚕桑文化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