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给一个患者做手术,家里少了一个盲人,这就是帮这个家庭扶贫、脱贫。”方黄吉雯说。
二十年前的一个奇妙构思的礼物,在二十年后竟然迸发出如此大的能量,方黄吉雯非常感恩香港的捐赠者,他们默默地捐款,尽力帮助他人,她认为香港的这种助人的文化非常好,“助人为快乐之本”的理念能在香港的社会中凝成一股正能量。
在这二十年的时间里,在“健康快车”上也发生过无数感人的故事。方黄吉雯向记者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她在健康快车上曾经遇到过一个医疗团队,当她拉着其中的一个医生的手时,发现那位医生手上的皮肤没有一块是完整的,皮脱得非常严重。当问起缘由的时候,那位医生说是“职业病”。
由于在医院很少一天做这么多台的手术,所以做完一个手术之后可以脱掉胶手套让手得到“呼吸”,然而在“健康快车”上的手术频率太高,手术一场接一场,不断地将手消毒再放进手套里面,手没有机会“呼吸”了。方黄吉雯说,“我觉得健康快车的医生们的敬业精神让我们非常感动,年轻的医生那是最好的一群人,他们觉得这个是真的是一份很有意义的工作,有机会去边缘的地区去帮助一些农民解决他们的困难。”
成立20周年的“健康快车”,不仅希望帮助内地的患者恢复光明、摆脱贫穷。今年还将首度冲出中国,向缅甸、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进发,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治疗。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表示,“健康快车”乘着“一带一路”的契机,将送赠光明的工作拓展至世界,希望能让我国以外的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它将会将轨迹延伸至“一带一路”沿线,目前计划前往缅甸、巴基斯坦、老挝、尼泊尔等地,预期每年去一至两个地方。
方黄吉雯说,快车去年以斯里兰卡为试点,成功为当地500多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治疗,希望未来可以将服务带到更多国家。
“健康快车”廿载的流转时光,让方黄吉雯对慈善亦有了更深的体悟,她说,“我觉得慈善一定要有爱心,慈善不是施舍,是要有爱心,如果做慈善工作没有爱心就没有意义。所以我做慈善出发点一定要从爱心出发,自己的爱心不止,让他人也感受到你的爱心,把这个爱心能够传下去,慈善工作才能传下去。”
人类从外界获取的全部信息有百分之八十是通过眼睛,我们可以想象在“健康快车”上接受白内障手术并得到治愈的患者,未来他们对于世界的认识,不会再只是依赖于想像。“健康快车”二十年,这份回归的礼物如同一股温暖的春风吹散在二十八个省和自治区之间,浸润进无数的患者的心田,为他们的家庭带去了“看得见”的光明和希望!
注:部分图片文字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