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唠嗑时说,那场雨好像带着菌,渗到了地里,后来再种向日葵还是活不成。化肥、农药似乎也不灵了,即使用量增加一倍,产量却不增反降。
“我们这边人均土地多,但是人家一亩地能挣一万块钱,我们这一垧地才能挣一万,广种薄收,不精耕。”郝龙说。
在新合屯,村民的土地通常有四分之一是相对肥沃的好地——地势较低的甸子地,剩下的就是高处那些干旱的沙坨子地。与耕种沙坨子地相比,村民们更愿意私底下偷偷往外“扩地”,尽最大可能的扩,往好一点的地上扩。
“场子(新合屯的土地同属于同发牧场和通榆县第三机械林场)也让你扩,因为可以收你钱啊。”一位村民说。
他们不断地把耕地扩向那些原本还可以长些草的甸子地,在上面洒下除草剂,期待着这块土地寸草不生,然后,作物“丰收”。
五一前后,新合屯刮了11天的大风,最大风力12级。赵德荣说,这是他34年里见过的最大的一场风。
当地人原本把这种大风天叫“风三儿”——一次刮3天。可是这次却连续刮了11天,黄沙遮天蔽日,跟末日一样。
“万老师那里没有冒烟儿的沙子。”郝龙说。“那个西南边的沙坨子如果没固定住,连这点儿甸子地也早都给沙子埋了。”
曾经那片向着新合屯挪动的沙坨子,如今成了这里唯一的一片“草原”。
△2000年,万平与当地林场签订了承包合同,开始与沙子的“战斗”
抢手的“草原”
2000年6月12日,万平和通榆县第三机械林场签订了《治理荒漠化承包合同书》。承包了这块位于新合屯西1.5公里处的85公顷(后变更为100公顷)的沙坨子。
同年10月18日,沙坨子上的房子建好了,上面拉了一条红色的横幅:科尔沁沙地治理区开工仪式。在万晓白的记忆中:那天是父亲47岁的生日,从此之后,他再也没有离开过这个地方。
“他那时自己管自己叫‘总指挥’”,万晓白笑着说,“荒漠—绿洲工程总指挥”。
万平用4000米的围栏将这片沙坨子与外界隔开。随着植被的恢复,万平将这里更名为“科尔沁沙地生态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