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永川区规划,到2020年,全区食用菌种植规模达到2亿袋,总产量达到10万吨,总产值10亿元。当前,永川人正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目标迈进。
帮扶农户——
2000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曹继岗等养殖大户富了,他们也承担起带动村民致富的重任。
家庭农场内的蘑菇长势喜人。光明网记者 邱晓琴/摄
张超提到,近几年,永川区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已引进培育食用菌龙头企业16家、食用菌合作组织28个,家庭农场、大户107户,并通过“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的模式,带动培育了117户家庭农场发展食用菌产业,解决农民就地从业2000余人。
据了解,在这些家庭农场中,有20户农户在曹继岗的生产基地种菇,他们均来自附近的何埂镇狮子村。曹继岗把经流转得来的土地返租给村民,并向大家提供菌包、生产技术,农民负责管理。
“1个菌包上架后可采摘7次,每年可种植两季。扣除场地租金、菌袋成本等,每个农户年纯收入10万元,整个种植过程农民零成本、零风险。”曹继岗坦言,他只收菌包的成本价,即5毛钱。
村民增收了,生活改善了。在家门口就业,驱使更多外出务工村民返乡,回归农业。但如今这个农业已面目一新,它让村民看到希望,看到未来,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数字正在减少。
刚刚采摘的蘑菇一筐落着一筐。光明网记者 邱晓琴/摄
“1+1+5>10,这个目标我们实现了。”张超解释,这个目标即1个农业企业带动1个家庭农场,种植5万袋秀珍菇,农户平均获得超过10万元收入。
当前,在写有农户姓名的钢架大棚里,秀珍菇、双孢菇、大球盖菇、猴头菇等长势喜人,村民们正享受着收获的喜悦。(光明网记者 邱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