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习近平十分注重使用‘中国’二字,如‘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精神’。充满自信是他的重要执政风格。”韩庆祥说。
习近平所展现出的道路自信,令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受到鼓舞,致力于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2017年5月12日,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乌兹别克文版作为国礼送给习近平。
米尔济约耶夫将习近平称为“这一时代公认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著名政治家”,他特为该书撰写前言:“在激烈的全球化时代,在治理国家与社会、持续发展与民族特色相适应的市场经济和全面保障人民利益诉求等方面……这本书是重要的思想源泉和实用的指导手册。”
中国方案:全球治理变革的应对之道
这样的情境,数年前或难想象:一周之内,伦敦、巴黎、布鲁塞尔,恐怖袭击此起彼伏。金融危机阴霾未尽,难民潮与“黑天鹅”接踵而来。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
两年前,法国女作家索尼娅·布雷斯莱第一次读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当时最关注其中关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论述。如今再次重读,又有了新的感悟。
“我们希望同欧洲朋友一道,在亚欧大陆架起一座友谊和合作之桥。”在布雷斯莱看来,习近平2014年在布鲁日欧洲学院演讲中传递的和平合作理念,仿佛说给今天的世界。
中国,不但要走出一条后发国家通往现代化的新路子,走出一条大国和平崛起的新路子,更要与世界各国一道走出一条和衷共济、合作共赢的新路子。
全球治理变革破立拉锯,世界站在十字路口。“中国坚定地沿着更加开放、更加开明、更加包容的道路向前走,符合世界潮流和国际民意。这是中国倡议得到全球响应的重要原因,也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受到国际社会持续关注的重要原因。”外交学院院长秦亚青说。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用5个专题的篇幅介绍习近平外交思想。“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无不闪耀着东方智慧之光。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从习近平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主张中发现了世界秩序演变的“全新思路”,英国著名社会学家马丁·阿尔布劳说:“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治国理政……它代表了一整套的可以用于建立持久秩序的思想体系”。
在秦亚青看来,“中国方案”与“西方方案”的不同,归根结底是西方工具理性和中国共赢思维的不同。“‘一带一路’是很好的例子,通过合作实现共赢,从利益共同体走向命运共同体。”
布雷斯莱正在写一本关于“一带一路”的书。她说,自己要在书尾写上这样一句话,“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中国,需要合作创造更加和谐的未来”。(参与记者:应强、魏忠杰、杨舟、刘天、章建华、梁霓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