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傍晚,高峰论坛圆满闭幕。一份沉甸甸的成果清单送到了中外记者手中。
5大类、76大项、270多项具体成果“推进战略对接,密切政策沟通”“深化项目合作,促进设施联通”“扩大产业投资,实现贸易畅通”“加强金融合作,促进资金融通”“增强民生投入,深化民心相通”……签署多项合作协议、达成多个合作项目、提出一系列合作举措,丰硕成果为“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一定能够建设成为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习近平主席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坚定话语,为高峰论坛画上圆满句号,为“一带一路”建设开启新的征程。
心系人类命运,中国方案引领光明未来
5月15日,雁栖湖畔,30多面旗帜迎风飘扬,“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在这里举行。
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二楼集贤厅内,习近平主席同29国领导人及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三大国际机构负责人环桌而坐。随着习近平主席敲下木槌,圆桌峰会正式开始。
平等参与,共襄盛举。
从“加强政策和发展战略对接,深化伙伴关系”,到“推进互联互通务实合作,实现联动发展”,习近平主席全程主持上下午两个阶段会议,工作午宴时又同各方围绕“促进人文交流合作”议题展开讨论,聚焦重大问题,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强大政治推动力。会议安排紧凑而高效,气氛热烈、友好、融洽。
汇集众智,相向而行。明确合作目标、确立合作原则、细化合作举措,圆桌峰会联合公报成果丰硕,彰显“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鲜明特征。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实践历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推动建设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提出亲诚惠容、真实亲诚和正确义利观,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注重顶层设计,陆续提出一系列新的外交理念,理论体系日益完善。
出访26次、足迹遍及全球各地,在国内会晤外国元首、政府首脑200多人次,从周边到大国、从发展中国家到多边国际舞台……4年多时间,习近平主席亲力亲为,以元首外交引领中国同各方寻求“最大公约数”,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外交布局愈发清晰,“朋友圈”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