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兰卿老人生于1934年1月15日,……,人生中最痛苦最伤心莫过于亲人的离去。她老人家在解放前受尽苦难,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她老人家教子有方,对子女从严管教,现在做生意发大财,个个都是大老板……。
她老人家的一生,是勤劳朴实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是乐于助人、含辛茹苦的一生。虽然她已离去,可是她那可贵的精神将永远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祝老人家黄泉路上一路走好,九泉之下永远安息!
紧接着,李金凤借助这个难得机会,向众多亲友、乡邻做了详细的移风易俗宣传。李金凤说,移风易俗是中央三令五申提倡的,是在尊重、传承传统风俗习俗基础上,移的是“歪风”、易的是“低俗”。我们将本着“文明节俭、群众满意”的原则,积极推进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反对盲目攀比。
县乡村干部在谭四毛家做移风易俗工作。何勤 何千里 本网记者 李朝民 摄
李金凤说:“根据中央、省、市、县、镇的精神要求,结合罗汉村实际,我给大家提四点建议:一是突出强化宣传引导,二是突出党员带头作用,三是突出抓好红白理事会建设,四是突出标准务求工作实效。”
在葬礼上,李金凤说:“今天,我们的孝家做得很好,通过县、镇、村干部的指导,原本用8万元的丧葬费,最后只用了4万元。他们家并不是没有钱,兄弟姐妹都是大老板,外孙女在中国台湾工作。为了支持村里的工作,不影响村里的环境卫生,在烟花上就节省了两万元以上。”听后,亲朋好友竖起大拇指。
5月9日,记者跟谭四毛夫妻俩聊了很多。谭四毛说得最多的就是“感谢!”“原本想通过大操大办来撑面子,现在县乡村干部都来参加葬礼,比放炮有面子多了!”谭四毛妻子说:“干部确实为老百姓办事,移风易俗我们非常赞同!”
记者采访谭四毛夫妻。何勤 何千里 本网记者 李朝民 摄
为了深入践行移风易俗,罗汉村“两委”召开党员组长会议。与会者纷纷表态,坚决从我做起,引领新风尚。下一步,罗汉村针对婚丧喜庆大操大办,将制定一系列《移风易俗村规民约》,循序渐进地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
郦家坪镇党委书记周卫东说,树立良好社会风气,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的必然要求,是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是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重要抓手。坚定推动移风易俗,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罗汉村移风易俗的故事,让人想起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世间有很多成功,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难,但是如果不去做,你就永远不知道有多容易。脱贫攻坚更是如此,只要精准施策,并且坚持不懈地奋斗,脱贫摘帽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