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反映现实题材的正剧与时髦的“网文”改编剧相比,拼的不是片酬高、颜值高和“腕儿”大小,走的就是实实在在的“干货”路线。相比于架空虚构,这种现实题材与我们生活更相近相关,若能踏下心思打磨剧本,用心处理故事细节,往往更容易唤起受众的共鸣。
至于角色,应该摒弃流量功利思维,从角色出发去选演员而非谁粉丝多就考虑谁,或许这份本心和实在反倒会引来更多的“自来水”。面对滥用替身、劣质“抠图”的不良风气,将心思更多的用在制作的精雕细琢上,彰显正剧的“匠心”范儿,或许国产正剧的“爆款”将会更多的出现。
谈到了“爆款”的电视剧,我们再聊聊最近一篇“爆款”的文章——
《我是范雨素》走红网络 引发读者深沉思考
近日,一篇名为《我是范雨素》的微信公号文章“刷爆”朋友圈。这位来自湖北乡村,只有初中文化的北京育儿嫂,用质朴平实的话语讲述了自己生命里的见闻感悟。生活的辛酸坎坷,母亲的坚强伟大,世情的残酷凉薄,在一句句平淡的话语中点滴地渗透出来。文学成为她抒怀的凭借,也成为一种情感的寄托。朋友圈的一次次转发汇成一股温暖的洋流,传递着陌生人对她发自心底的赞可。
范雨素不是第一个用文字引来关注的底层百姓。生活于湖北乡间的余秀华,《我的诗篇》用文字来记述情感、追问生活的打工者们,这些看似与文学圈相隔甚远的人们将自己的生命体验融入文字,早已引来人们的广泛关注。文学能够打动人,很多时候来源于背后故事的力量。正是这些令我们难以忘却的人生故事,那些令我们感叹的生命经历,让这些文字有了更厚重的意蕴,也更容易引发我们的动情与传播。
有的网友赞叹范雨素是“祖师爷赏饭吃。”事实上,从纯粹文学角度看,范雨素的文学水准并未高到“众捧”的地步。但是她对文学的执着与热爱,在历经坎坷后依旧选择用笔来抹平心中的褶皱,“以语言为武器对抗存在的荒芜”,让我们萌生由衷的敬意与感动。
当知道范雨素在疲惫忙碌的生活中挤压时间,用笔和纸写了十万字时,就会明白,对文学的坚持和热爱或许是她在这个新媒体时代发出声音进而引起共鸣的重要原因。有故事的人很多,不幸的人也很多,但是范雨素从时代的洪流中被打捞出来,不能否认这与她对文学的热爱和坚持有关。用文学去拓宽生活的边沿,让艰难的生活有了沉淀的意义,即使在贫困艰难、脏乱不堪的环境中依旧有一份沉静于世的诗意和文思,这让我们有些羡慕甚至敬佩。
这篇文字折射了世间百态,人们读到了城乡巨变中个体家庭中的不幸与困境。这份体验似曾相识,或许未曾所见,但无论如何,我们从一个徘徊于城市与乡村模糊交界的个体视角中看到了当代中国难以察觉的生活图景,让我们心生震撼,也大开眼界。无论你品读到文学的可贵还是母爱的崇高,无论是珍惜现有的启迪还是呼吁现实问题有效解决的紧迫感,都是我们为这篇文字赋予的精神增量。不管文笔是否足够出众,能让读者感到这些,这篇文字的分量便已经不轻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