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慧,是淮阴师范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从六岁开始,严慧就和双目失明的奶奶高文凤相依为命。十几年间,奶奶经历脑梗、肝癌等重大疾病,是孙女无微不至的照顾和社会各界的爱心,给了老人生活下去的信心。读中专和大学的这些年,严慧不放心奶奶一个人在老家,就把她带在身边。
带着双目失明的奶奶上大学
寒冬清晨,天刚蒙蒙亮,严慧就早早起床准备早饭了。她和奶奶住在淮阴师范学院的职工宿舍,这是学校专门给祖孙俩安排的住处。食堂就在旁边,但多年来,严慧都是自己买菜做饭,这样多少能节省一些。
严慧:学费办了助学贷款,因为我现在是低保了,学校也会有国家助学金。我们也不需要花多少钱,买菜自己做的话会比在食堂吃划算很多。
6岁那年,严慧的母亲离开了家,父亲在外打工,她就开始了和双目失明的奶奶相依为命的生活。在严慧的童年记忆里,是奶奶摸索着下田种地的身影,和自己烧饭洗衣的日常。
严慧:田就在我家周围,那条路也走了很多遍了,我就搀着她走到那边。后来我长大一点了,我就跟着她一起弄。水稻、小麦、花生、油菜,都种。
这样的生活虽不富足,却也无忧。然而,在严慧12岁那年,父亲不幸患上肝癌,历经两次手术还是去世了。父亲治病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还欠下了不少外债。当时,有热心的律师告诉严慧,由于父亲没有留下遗产,她并不需要承担偿还债务的责任,但年少的严慧却对帮助过父亲的人承诺,钱自己一定会还。
这件事在当地传开后,有热心人发起了众筹,一天之内就筹得善款十五万元,不仅帮严慧一家还清了欠款,也让祖孙俩获得了莫大的鼓励。
严慧:我初中的时候,我收到了全世界各个地方的人寄来的包裹,还有人生当中第一个娃娃。后来我还收到了很多封信,信上全都是鼓励。世界上并不只有挫折,你的眼前除了挫折,旁边还有很多很多人在关注。
2018年,严慧上了市区的中专,留在农村老家的奶奶始终是她的牵挂。一年后,让严慧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奶奶突发疾病,幸好有邻居及时送医,才转危为安。
严慧:做脑部CT,人家说是脑梗。我奶奶眼睛还看不见,她倒下来可能自己就起不来了,所以就想着把她带着。
从那时起,严慧便开始带着奶奶上学,学校也积极给祖孙俩安排了单独的宿舍。
严慧:晚上的时候,她可能会手脚发麻动不了,如果等一会儿还没有缓解的话我就带她去医院。
在孙女的细致照顾下,高文凤虽多次发病,但都得到了及时治疗。所以当2021年,严慧考入淮阴师范学院后,她第一时间向学校申请带着奶奶一起上学。很快,校方就同意了,但奶奶却说,不想离开老家。
严慧的奶奶高文凤:她说奶奶我把你带走吧,我说我不去,我就在家。严慧说你在家不放心,这么远我又不回来,身体不好没人照顾。
严慧:之前在中专的时候她也经常感慨说,如果不是她的话,我也不用那么早起来,我也不用怎么怎么样。我也能够感受到,不是因为她想待在家里,是她觉得她跟我一块儿会拖累我,会觉得我要上课,还要照顾她,会很辛苦,所以她才会说她不来。
“在仅有的时间给奶奶多一点陪伴”
反复劝说下,高文凤答应了跟孙女一起到淮安读书。淮阴师范学院为祖孙俩安排了独立宿舍,配备了冰箱、洗衣机、空调、厨具和各种家具,还联系社会组织免费提供米面油,老师们也经常送来一些蔬菜和肉类。
这些温暖的关心,让严慧不必为生活和花销发愁,可以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学习和照顾奶奶上面。
早上六点起床,准备早饭。饭后,给奶奶吃药,打扫卫生,赶去上课。下课后,抓紧时间买菜,回宿舍做午饭。马不停蹄、紧张忙碌,是严慧大学生活的主旋律。
下午课后,她会带着奶奶散步,这也是一天之中难得的悠闲时刻。
严慧:可能是我把我照顾我奶奶的时间,并没有看成是一份必须挤出来的时间。因为学习也要劳逸结合,照顾我奶奶就是我理解当中的“逸”。有时候学习学累了,我反而觉得照顾我奶奶也能够让我的大脑得到放松。
严慧的大学时光,忙碌而充实,虽然她几乎把所有课余时间都用来照顾奶奶,却并未影响成绩,不仅多次拿到奖学金,还主持了一项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然而,2024年3月,奶奶突发腹部剧痛,打破了祖孙俩平静的生活。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业务主任主任医师祁付珍:当时这个病人是非常危重的,她是一个肿瘤的病人,伴有肿瘤破裂出血所带来的失血性休克。大学生带着她的奶奶,没法解决手术带来这么多的费用,当时我们医院就启动了应急预案,不交钱的情况下,我们先治疗。
奶奶突发重症社会爱心汇聚
紧急治疗后,奶奶的生命体征逐渐稳定,然而,由于肿瘤破裂,术后复发的可能性大,是否选择手术,这道艰难的选择题摆在了严慧面前。
严慧:医生跟我说,即使做了手术,可能也就不到三个月生存期,因为我父亲也是肝癌做了手术的,做完第一次手术也是三个月就复发了,我奶奶也害怕最后人财两空。但是我跟她说,人活着并不能够用时间的长短来评判,就比如说即使只有三个月,但是她开心我也开心,这就是值得的。
当时,严慧手头有一万多元,远不够手术费用。危急时刻,学校和社会各界的爱心,再一次汇聚到了这个家庭。
淮阴师范学院党委书记赵宜江:我们学校组织了募捐,为她提供了1万元的募捐款。淮安市红十字会也提供了2万多元的募捐款。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也给予了关心,减免了许多的费用,医务人员个人为她进行了募捐。
费用凑齐了,高文凤鼓足勇气,接受了前后两次手术,都十分顺利。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王绍闯:饭都是小姑娘一口一口喂。所以如果说没有小女孩精心照顾,老太太不会恢复这么好的。
手术成功,只是抗癌之路的第一步,病人需要持续服用靶向药物、免疫药物和各种营养剂,还需定期复查。一笔笔开支、日夜的照料,也让严慧偶有崩溃的时候。
严慧:有时候会觉得不行,我真的坚持不下去了,会觉得好累啊。为什么就是我要经历这些事情呢?明明跟我一样的小女孩,她们都很幸福快乐,我也会很羡慕她们。
每当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严慧就会想起小时候,奶奶牵着她的手到田里种庄稼的场景,想到自己站在灶台前,跟奶奶学炒菜的样子,她就又有了力量。
读师范学院的严慧,一直都有当老师的梦想,而在奶奶重病后,她决定暂时搁置这个梦想,放弃了已经准备一年的研究生考试,选择毕业后先就业赚钱。
严慧:如果我再选择继续读研,即使我考上了压力也会非常大。因为一方面可能时间上兼顾不过来,更重要的就是钱的方面。可能几年之后我还是可以再继续重返校园,但是奶奶只有一个,我想在仅有的时间给她多一点陪伴。
从受助者到志愿者
前路未定但充满信心
严慧和奶奶相持相扶,一路走来,有太多人向她们伸出过援手。当地民政、妇联等政府部门,把各项帮扶政策送到家。在去年奶奶经历手术,急需用钱时,江苏泰州一家一直关心着祖孙俩的公益组织在得知情况后又送来了爱心救助款,解了严慧的燃眉之急。
最早对严慧和奶奶进行帮扶的,就是泰州市姜堰区先锋公益发展促进会。十年间,捐助超过10万元。志愿者们还帮严慧家修筑了厨房、卫生间和门前的水泥路。
严慧:我到现在都记得,他们第一次来我家的时候,穿的是那种红橙相间的马甲,很亮眼,笑脸盈盈地从那边走过来,那个画面我感觉我一辈子都不会忘。
除了经济上的资助,志愿者们生活中的关心和鼓励,更让严慧感觉温暖,其中,志愿者马晓兵对她的影响最大。
严慧:中专的时候,我也不是每次都考得特别好,我会跟他说,叔叔,我这次考了多少多少,排名多少。他跟我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他说你不用每次都把你的成绩告诉我,他说他也不需要我每次都考第一,只要我尽力了,即使不是第一他也会很开心。其实我之前非常内向的,我会很自卑。他们一次一次地来跟我交流,我最珍贵的礼物就是我遇到了他们这一群志愿者。真的给我带来了很大不同的改变,才让我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从中专到大学,在马晓兵的鼓励下,严慧不仅走出了自己的封闭世界,还从受助者成了助人者。
近几年,严慧跟随志愿者们到山区支教、帮助辍学儿童、照顾孤寡老人,累计公益服务时长超过500小时。
严慧:在陪伴那些孩子、陪伴那些老人说话的时候,我真正感受到了传承的力量。
眼下,严慧正在求职,她希望在爱心捐助款用完之前,能够找到工作,用自己的收入付奶奶的医药费。
除了薪资待遇和职业发展,严慧更关心的,是有没有能带着奶奶上班的工作机会。虽然前路未定,但严慧充满信心。
严慧:挫折带给你的或许并不仅仅是悲观,它也会让你更强大。就像那句话,打不死你的总会使你更强大。
(总台记者付雪松 吴睿 马荣达 李洋 杨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