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国际 社会 文史 经济 滚动

“背刺打工人”,怪不得“王妈”形象要翻车

中国青年报 2024-05-28 01:25:56
A+ A-

“背刺打工人”,怪不得“王妈”形象要翻车

相关短视频截图

最近几天,以“普通人嘴替”人设出圈的网红形象“王妈”,及其所属的文化公司,因为一则招聘信息,在舆论场上“翻车”。在征集求职者时,该公司明确提到招聘岗位实行大小周工作制(即隔周单休),并要求员工自带电脑。

这样的招聘条件,难免令年轻求职者眉头紧皱。如果开出这种条件的是别的企业倒也罢了,求职者大不了吐槽几句、换家公司再看。可是,一想到这家公司最大的成就,就是打造出了“王妈”这个号称共情普通打工人的文化IP,人们难免觉得遭到了“背刺”。

一时间,网民批评之声此起彼伏,许多人表示“再也不想看王妈了”。不过,也有人认为,这些岗位的待遇在同一城市已属中上水平,没什么好苛求的。面对争议,涉事公司表示仍在招聘,且求职者不少。对此,有网民评价道:“剧本往往没有现实来得残酷。”

涉事企业发布的招聘信息并不违法,可是,一旦将这样的现实与“王妈”系列短视频的语境结合起来进行对比,那些曾经被“王妈”打动的网民,就会感到无比“扎心”。说到底,“王妈”之所以能红火出圈,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其主创团队始终将创作视角牢牢绑定在普通人的身上,用“打工人”的目光去审视、解构、调侃“霸总”套路、贫富差异、职场关系等。因此,人们自然会对这样的公司有所期待,希望他们在经营中也能践行其视频作品传递的理念。

在这种情况下,涉事公司的实际做法,相当于自己否定了自己唱出的“高调”,以致彻底打碎了粉丝心中的滤镜。如今,其遭遇恶评,并不令人感到意外。耐人寻味的是,就像这家公司在回应中所展示的,事实上,仍有不少人想要得到这样的工作,主动向其发送求职信息。因此,从供需平衡的角度出发,涉事公司就算不提高待遇,也不愁招不到人,这恐怕才是他们做出这一决定的关键原因。只是,一家从事内容创作的公司,公然做出与其创作的内容相背离的行动,终究让人心凉。其未来发展能否像过去一样顺遂,“王妈”还能不能收获观众的喜爱,恐怕都要打上一个问号。

要打造对“打工人”更加友好的就业市场,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与综合待遇,当然不能只靠用人单位自觉,而应从大环境着手,逐渐推动制度和观念的转变。不过,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有企业愿意主动扛起“善待员工”的大旗,成为行业表率,必然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反过来讲,如果某些企业一边在嘴上说如何对员工好,另一边却总是“口惠而实不至”,就必然要为其“食言”付出代价。

责任编辑:路子康 CN078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