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国际 社会 文史 经济 滚动

中疾控专家:病毒变异为建立群体免疫带来一定挑战

新京报 2021-09-17 00:58:42
A+ A-

截至9月15日,我国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人数已超过10亿。

专家表示,群体接种率越高,作用越大。不过,病毒变异为群体免疫带来了一定挑战。在近来的本土疫情中,“破防”感染的案例时有发生。

中疾控专家今日表示,疫苗免疫策略要不断完善,要进一步研发更好的疫苗,并呼吁扩大年龄范围——12岁以下儿童应纳入接种考虑范围。

我国接种人数居全球首位,但病毒变异挑战群体免疫

我国新冠疫苗接种破十亿人了。

今日(9月1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雷正龙表示,截至9月15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超过21.6亿剂次,完成全程接种超过10亿人。

如此规模的疫苗接种有何作用?中疾控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超过10亿人的全程接种,为我们控制新冠疫情的流行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对个体来说,可以防止感染、发病和重症死亡。根据以往经验,群体接种率越高,作用越大。

雷正龙称,我国接种的总剂次和覆盖人数均居全球首位,人群覆盖率位居全球前列。

不过,随着新冠病毒的持续变异,“破防”案例时有发生。

日前仍在流行的福建疫情中,聚集发病点之一的协胜鞋厂,不少员工都曾接种过新冠疫苗;刚刚过去的南京疫情和此前的广州疫情,也不乏接种者感染新冠。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忠伟曾表示,没有一款新冠疫苗可以100%防感染。从目前已上市的疫苗看,保护率大概50%-90%不等。

王华庆坦言,德尔塔变异株传染性增强,让个别疫苗保护效力有所削弱,为建立群体免疫带来了一定挑战。要加强病毒监测、疾病监测、疫苗效果评估,还要不断完善新冠疫苗的免疫策略,进一步研发更好的疫苗来预防相关的疾病。

中疾控:12岁以下儿童应考虑纳入接种范围

疫苗覆盖的年龄群体或进一步扩大。

根据疫情防控形势,从去年开始,我国首先对重点人群进行了疫苗接种,之后逐渐扩大至18-59岁群体、60岁及以上老年群体。针对12-17岁青少年的接种工作,也在推进之中。

雷正龙称,目前,12-17岁人群已经接种超过1.7亿剂次,覆盖9528.7万人。60岁以上人群已接种超过3.9亿剂次,覆盖超过2亿人。

而12岁以下人群尚属接种“空白区”。

9月15日,福建又发现数名儿童感染新冠。此轮疫情中,已有几十名12岁以下孩子筛出阳性。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自9月10日以来,本轮疫情新增本土确诊病例一半以上为中小学、幼儿园师生和工厂员工,场所聚集性感染明显。

对此,王华庆表示,12岁以下的人群也应该纳入接种考虑范围。

面向低龄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我国两款国产疫苗研究结果已出炉。

今年年初,科兴中维启动未成年人群临床研究,一期临床和二期临床已完成,数百人参与的临床研究表明,儿童组(3-17岁)接种疫苗之后安全性良好,和18岁的成人组一样安全,抗体水平也和成年人一样。国家已批准科兴新冠疫苗紧急使用的年龄范围扩大到3岁以上。

昨日(9月15日),国际医学学术期刊《柳叶刀·传染病》发表了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的研究成果,研究显示,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在3-17岁受试者的所有剂量水平下都是安全且耐受性良好的,接种两剂新冠灭活疫苗后,可引发针对新冠病毒的强烈免疫反应。

新疫苗亮相:吸入式接种

新疫苗正在陆续亮相。

昨日,全球首款可吸入式新冠疫苗Ad5-nCoV在第五届海南国际健康产业博览会上亮相。

该疫苗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团队与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合作研发。通过雾化器,疫苗雾化成微小颗粒,通过呼吸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相比肌肉注射,这种方式能激发黏膜免疫。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侯利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在目前的新冠疫苗接种程序基础上,若采用吸入式人5型腺病毒载体疫苗Ad5-nCoV作为加强剂,有三大优点。

首先是方便实施;其次可以发挥序贯免疫法的优势,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此外,吸入式人5型腺病毒载体疫苗的剂量只是注射剂量的五分之一,可以大量节省疫苗用量,用于更广大的人群接种,在当下全球新冠疫苗紧缺时,更凸显其意义。研究表明,吸入以后在人体的细胞免疫和抗体免疫只要用1/5的剂量就能达到和打一针同样的效果。

该款疫苗临床I期结果在《柳叶刀·传染病》上发表,显示首剂接种时,雾化吸入法表现出显著优于肌肉注射的安全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肌肉注射。

三大人群列入“加强针”重点对象

如何应对来势汹汹的德尔塔?加强针被视作提高保护效力的手段。

在此前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郑忠伟表示,根据国药中生、北京科兴开展的相关研究,接种第三剂加强针后,受种者的抗体水平出现了快速上升,3天以后就开始出现上升,7天以后就升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到14天的时候,大概相当于原来的15-30倍不等。6个月之后,这部分人抗体仍会下降,但最低点也超过了两剂接种的峰值。

哪些属于重点人群?

根据我国疫苗研发专班组织专家研究,3类人群可以接种加强针。

首先是输入风险高地方的工作人员,比如海关、边检、航空、隔离点、定点医疗机构等工作人员。

其次是免疫功能较低及60岁以上人群,他们接种疫苗后产生的免疫效果没有18-59岁的好,但是这类人群感染后出现重症、危重症、死亡的风险要高于其他人群,属高危人群。

此外,由于工作、学习、交流的需要,要去到境外的疫情高风险地区或者国家,专家也建议对这类人群在接种满6个月后,可以开展加强免疫。

现阶段是否对全人群开展加强针接种,郑忠伟此前称,专家建议进一步研究,要根据疫情的情况来做出综合的研判。

如何看待不良反应?

在疫苗接种逐步推进过程中,也有人对于不良反应产生疑虑。

王华庆介绍,目前我国使用的绝大多数疫苗,采用的是灭活疫苗和蛋白亚单位疫苗的技术路线,这些技术路线生产的其他种类疫苗已经被广泛使用,其安全性是良好的。

总体而言,不管是灭活疫苗还是蛋白亚单位疫苗,从临床试验结果和后期监测来看,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与既往常规使用的疫苗基本类似。不过,疫苗作为一个异物,进入人体之后都会产生一定反应,没有绝对不会引起不良反应的疫苗。

他表示,后续将加强疫苗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分析,并强调基层在接种疫苗的时候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把握好禁忌症,遵守相关注意事项,减少不良反应尤其是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此外,要尽量减少偶合症的发生,以使得疫苗接种能够顺利进行。

在发布会上,他还提到,从全球来说,接种疫苗已经成为防控新冠的共识。不过,截至9月15日,全球至少接种一剂次的人群比例不到43%,在低收入国家至少接种一剂次比例不到2%,新冠在全球持续流行的风险依然很大。

如果没有免疫力,感染新冠病毒可能会发病,一部分人群症状较重。从临床试验和真实世界应用结果看,疫苗有预防感染及重症、死亡的作用。

新京报记者 戴轩

责任编辑:李平书 CN080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