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国际 社会 文史 经济 滚动

用镜头见证北京的发展和变化

人民日报 2020-12-19 06:41:02
A+ A-

图①:2008年7月的首都机场T1航站楼。图②:2005年的鸟巢。图③:2008年的鸟巢。图④:马文晓在直升机里。图⑤:2013年10月15日下午的北京中轴线。图④由马文晓提供,其余均为马文晓摄。

“真是不虚此行!”还未坐定,马文晓便兴奋地说。采访当天,清晨4点,他就带着摄影设备赶往120公里外的北京延庆四海镇拍摄长城云海,返回与记者见面已近下午3点。

累并快乐着,这是马文晓生活的常态。当过基建工程兵,在建筑企业搞宣传,在首都建设报任副社长、副总编辑,马文晓更为人熟知的身份是航拍摄影师。

二环骑车拍五环用航拍

1978年春天,18岁的马文晓和200多名年轻人,从老家河南汤阴来到北京,成了一名基建工程兵,投身于北京的城市建设。

1983年,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组建北京城建集团,马文晓长期从事企业宣传工作,扛摄像机、写文章、拍照片,样样得心应手。当时北京的二环路正在建设中,马文晓骑着一辆二八自行车,胸前挂着照相机,走走停停,把那些火热的施工场面一一拍了下来。“二环路30多公里,骑着自行车就能转个遍。”

北京的道路在不断延伸,三环路、四环路修建时,马文晓必须开车才能完成拍摄任务。及至拍摄五环路,他想尽办法,用高杆车,爬塔吊……因为高度不够,始终无法拍出理想的照片。

“如果能航拍留下五环路的影像,那该多好。”马文晓暗想。不久,相关部门便决定用航拍记录五环路的整体风貌,这个任务又幸运地落到了他头上。

2002年8月,R22轻型直升机从定陵机场起飞,马文晓开始了第一次航拍之旅。机舱只有两个座位,系着两条安全带,他半个身子探出舱外。流动的风景扑面而来:高速公路如锦缎装饰着多彩大地,立交桥如龙蛇蜿蜒美不胜收……

“亲身参与和见证北京发展,这是我最自豪的事。”独特的体验让马文晓欣喜不已,由此开启了他人生崭新的一页。

听上去浪漫实则很艰苦

航拍听上去很浪漫,实则异常艰苦,危险也如影随形。

“冷!”这是马文晓冬天航拍最真切的感受。2004年12月28日,他计划拍长城雪景,那天地面温度是零下11摄氏度。当直升机飞到山中,虽然穿着双层皮衣皮裤,身子刚探出舱门,刺骨的寒风还是让他感觉像掉进了冰窟窿。飞机猛烈颠簸,巨风仿佛要把他从机舱里拽出去。飞机转了一圈又一圈,当他伸手请助手换胶卷时,才发现同伴已经呕吐不止。最终,马文晓拍到了内外长城交会点“北京结”的第一幅全景照片。

晕,这是马文晓的另一个感受。第一次拍五环路,为了寻找好的拍摄角度,直升机围着望和桥不停地绕小圈。拍着拍着,他头晕目眩,顿时有了窒息的感觉。机长见状,紧急将直升机降落在路基上。休整片刻,马文晓坚持拍完了最后两座立交桥。“如果缺那两张照片五环路就不完整了。”

航空摄影,最美的瞬间只有百分之一秒,甚至更短。为了不错失拍摄良机,准备工作尤为重要。比如拍大运河,马文晓带上GPS,结合地图和实景图,一处处实地查看。仔细标出每一个拍摄点的经纬度,提前与机长沟通飞行高度和速度。为拍好夜景,他坐着朋友的车在四环路上一遍遍练习,反复揣摩速度、感光度和光圈之间的最佳组合。

2013年10月15日上午,马文晓扛着3公斤重的大画幅相机登上了直升机,开始第六次中轴线之行。正阳门、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在距离地面300米的高空,马文晓不停地按下快门。中午回到机场,打开数码相机查看样片,“跟脑海里的一模一样。”马文晓抑制不住兴奋,突然,他发现在照片的黄金分割点附近,有一处拍摄失误。他马上找下午执飞的机长商量飞行计划,调整飞行高度。下午飞行到预设空域时,直升机提升到了近400米的高度,马文晓从镜头中看到蓝天白云下的中轴线既有千年历史的秩序美,又有奥运之城的现代美,他抑制住激动的心情,稳稳地按下了快门,拍摄下一幅近乎完美的中轴线照片。这张照片在正阳门永久陈列展览,也被用于中轴线申遗报告。

拍摄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马文晓足足准备了4年。由于机场每一分钟都有飞机起降,无法为航拍的直升机开设空中通道。他没有放弃,一有时间就研究航站楼的效果图,琢磨拍摄的位置和角度。2008年1月,得知将有一个短暂的间隙可以靠近T3航站楼,他兴奋得几夜都睡不着。从沙河机场起飞,沿顺义一路飞去,临近时却被通知暂时不能靠近。在六环外盘旋了40分钟,他已冻得瑟瑟发抖。“当航站楼的全貌呈现在镜头中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回想那珍贵的一瞬,马文晓至今难掩喜悦。

空中看北京景色大不同

从高速公路到鸟巢、水立方,从威武庄严的故宫到繁华的长安街,从蜿蜒起伏的长城到高楼林立的CBD……18年间,马文晓在空中俯瞰大地,用数万张照片为北京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成长”档案。

连续10年,他记录了奥林匹克公园、鸟巢和水立方从无到有的诞生过程,每一次都让他惊叹:2003年,鸟巢打下了地基;2006年,鸟巢已具雏形;2008年初,鸟巢、水立方开始穿上“外衣”……

从五环路开建,到六环路贯通,再到大七环路建设,马文晓用镜头见证了北京城乡交通一体化的跨越发展,见证了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

开微博、出版3本摄影画册、办展览,马文晓通过各种途径记录和展示首都北京迅猛发展的建设成就。2010年7月,“魅力北京之空中看北京”摄影展在德国柏林举办,马文晓从近万张底片中精选出51张照片,将一个古朴与现代交融的北京呈现在观众面前。“这里既有严格对称的传统建筑群,也有鸟巢这样造型别致的现代建筑,足以说明这个城市的多元和包容性。”一位摄影爱好者说。

一晃已经航拍北京18年了。为了保持充沛体力,年近六旬的马文晓长期坚持打羽毛球,坚持每天5到10公里健步走。不时有朋友问他:“什么时候停止飞,停止拍?”他总是回答:“飞,飞不动为止。拍,拍不动为止。”

《人民日报》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