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车如何规避风险依法维权

2019-04-24 08:32:36
A+ A-

原标题:购车如何规避风险依法维权

购车如何规避风险依法维权

新闻链接

花66万元买了一辆奔驰新车,可车还没开出门就发现发动机漏油,与4S店多次交涉却协商未果,西安一女车主无奈坐在引擎盖上哭诉维权。她的经历引出一系列购车维权问题,那么,购车过程中究竟有多少风险,消费者应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购车前 了解风险从何而来

在商品买卖流通过程中,消费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尤其是在如汽车买卖等行业,专业水平较高,技术性较强,多数消费者并不具备与销售者对等的相关知识,难以规避购车风险。据了解,常见的购车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新车存在质量问题,如还没出4S店大门就发现新车发动机漏油、刚买了几天的新车突然在高速路上亮起“加注机油”的警示灯……新车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但是在汽车销售行业,销售者与消费者之间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等现象。尤其在质量检验方面,消费者难以凭一己之力获取真实结果,极易落入一些不良销售者的圈套中,这在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同时,也侵犯了公平交易权。

二是购车价款问题。随着西安女车主坐在引擎盖上哭诉维权事件在社交网站不断发酵,其维权历程也备受关注。很快,“金融服务费”等名词浮出水面,汽车销售行业的不规范收费也成为网友关注的焦点之一。不少买过车的消费者都反映,在贷款买车时曾向4S店支付过不明不白的费用,该现象也引起相关监管部门的注意。

三是“霸王条款”问题。销售者与消费者签订的购车合同,一般都是销售方的格式条款,虽然在购车过程中双方可以达成合意修改条款,但一般消费者缺乏修改合同、维护权益的法律意识。这一情形使得销售者有机会制定更有利于自己的购车合同,如在合同中约定如果车辆有质量问题,可以返厂修理,但不提供换车或者退款的服务;如果车辆没有在卖方指定地点维修,无论出现何种问题都由消费者自行承担责任等,“霸王条款”由此而来。一旦双方签订了此种购车合同,若车辆出现质量问题,销售者一定会以此为由拒绝承担责任。

购车时 析清责任无惧陷阱

首先,汽车销售者负有保证车辆质量安全的义务。俗称“汽车三包法规”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规定了销售者的“三包责任”,即视车辆质量情况,销售者应当依法包修、包换、包退。例如家用汽车产品自销售者开具购车发票之日起60日内或者行驶里程3000公里之内,一旦出现转向系统失效、制动系统失效、车身开裂或者燃油漏油等严重问题,消费者可以要求销售者免费更换或者退货。另外,如果车辆因质量问题需修理超过5天,销售者应为消费者提供备用车或者适当交通费用补偿。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也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法要求经营者履行退货、更换、修理等义务。因此,消费者在购车前后一定要细心检查车辆质量安全,必要时可请专业人士帮忙鉴定。

其次,汽车销售者在售车时有提供购物凭证和服务单据的义务。4S店索要的每一笔费用都应当有法律依据和收费凭证,消费者购车前一定要晰清价款明细,付款后保留好全部购车凭证。不少4S店为了提高汽车销售量及利润,在降低贷款利率的同时向贷款买车的车主额外收取一笔称为“金融服务费”的费用,这一收费项目竟成为售车时的“潜规则”。2017年国家相关部委在规范“现金贷”业务时就明确提出,各类机构向借款人收取的综合资金成本应统一折算为年化形式,各项贷款条件以及逾期处理等信息应在事前全面公开披露,向借款人提示相关风险。因此该笔“金融服务费”没有法律依据,4S店无权收取。另外,为有效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消费者切记要留存好一切购车凭证,一旦发现汽车质量安全问题或者销售者违规收费问题,购买凭证都是维权的有力依据。

最后,销售者有如实向消费者介绍其所出售的商品或者服务的义务。若在销售过程中存在欺诈,销售者将严重危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国家法律规定了销售者存在欺诈行为的“三倍赔偿”责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价款的三倍。因此,消费者在购车过程中若发现异常,可以要求销售者作出合理解释或者向专业人士咨询情况,避免踏入欺诈陷阱。一旦发现对方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通过欺诈的方式侵害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依法要求其承担三倍于所付价款的赔偿责任。

购车后 依法理性维权

近年来,随着汽车销售量的攀升,与之相关的争议纠纷也随之而来。从近期维权热点事件来看,多数消费者是通过类似西安女车主那种“撒泼式维权”或者利用“网络压力”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实际上,我国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侵犯的权利。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熟悉相关法律知识有助于我们避开消费陷阱,在遇到侵权问题时有效维权。

首先,消费者在购车时遭遇侵权行为一定要尽快协商,寻求最快速有效的解决方案,避免汽车超过“三包”期限导致维权更加困难。

其次,在与汽车销售者沟通无果时,消费者可以及时寻求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的帮助,或者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反映相关情况,督促销售者承担相应的责任。

最后,如果以上途径仍不能解决问题,消费者可根据购车协议申请仲裁,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侵权之诉,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王婧(作者单位: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路子康 CN078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