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记者首次走进布达拉宫地垄:探查地垄是如何承重“担千斤”

2019-03-26 15:29:50
A+ A-

原标题:【守护布达拉宫千年珍宝】央视记者首次走进布达拉宫地垄:探查地垄是如何承重“担千斤”的

今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年,60年来西藏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多项重大成就,尤其是在西藏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可以说是硕果累累。在西藏民主改革60年之际,央视新闻中心与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布达拉宫管理处、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制作了独家系列报道《守护布达拉宫千年珍宝》,从古建筑保护、古籍保护与修缮、可移动文物调查等多个角度,以特别的视角,首次全方位展现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的文化珍宝和最新保护手段。

央视记者首次走进布达拉宫地垄:探查地垄是如何承重“担千斤”

央视记者陈琴:现在我们来到了布达拉宫的红宫,从这里来欣赏布达拉宫作为全世界最大的藏式宫殿群,它的气势恢宏、它的精美。那从这里我们可以看见布宫其实包括白宫、红宫以及上面的金顶非常的精美。

布达拉宫作为有1300多年历史的藏式宫殿群,它是怎么建筑在红山之上的呢,而这样的古建筑群,又是如何来保护呢?

央视记者首次走进布达拉宫地垄:探查地垄是如何承重“担千斤”

这段布拉达宫精细化测绘视频——《万尺布宫毫厘探微》,是布达拉宫管理处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展开,用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等最新技术、借助4000多个扫描点制作出来的。目的是更好地科学解读布达拉宫的藏式宫堡建筑群,展开保护。

央视记者首次走进布达拉宫地垄:探查地垄是如何承重“担千斤”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查群:目前来说这个成果也是布达拉宫最精确、最真实的一个成果。

央视记者首次走进布达拉宫地垄:探查地垄是如何承重“担千斤”

现在我们看到的布达拉宫藏式古建筑群,主要是十七世纪重新修建的,层层叠叠、设计复杂。300多年过去了,围绕布达拉宫,依然有不少未解之谜,比如它是如何依红山而建的?它独特的地垄也就是地基,到底有多少?

央视记者首次走进布达拉宫地垄:探查地垄是如何承重“担千斤”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查群:因为布达拉宫的地垄建完以后,就把地垄封存了,有一些是开放,但是有一些是封存的。那么这些地垄经过三四百年历史的积淀,我们必须要在发现地垄之后观察和监测它现状的保存状态,我们才能对下一步的保护提出正确的保护措施。

央视记者首次走进布达拉宫地垄:探查地垄是如何承重“担千斤”

依靠最新的三维视图和实地探查,布达拉宫的工作人员已探明了1200多个地垄,即便如此,仍然有不少地垄在探索中。而整个地垄,就是布达拉宫的基础。因此,当建筑群出现裂缝,3D扫描科技监测也能记录下来。

央视记者首次走进布达拉宫地垄:探查地垄是如何承重“担千斤”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查群:这样对于未来结构专家对建筑结构稳定性的判断是非常有效的,一定把每一个裂缝的精细度保持在1到2毫米之内,这样来测绘的。

央视记者首次走进布达拉宫地垄:探查地垄是如何承重“担千斤”

央视记者陈琴:现在我们是来到了布达拉宫最大的殿堂——西大殿,这里的面积是725平方米,总共有44个柱子,这里也是藏族建筑艺术,特别是室内艺术的宝库,我们看见这些柱子有特别精美的斗拱,而且斗拱上还有很多繁复的花纹、动物图案,为了保护这样的建筑,布达拉宫管理处也是在这里安装了监测仪。当外界有振动的时候,可以通过监测仪实时查看。

为了监测布达拉宫结构变化的情况,多个殿堂和梁柱装上了结构监测仪,由此为布达拉宫参观人数提供重要依据。

央视记者首次走进布达拉宫地垄:探查地垄是如何承重“担千斤”

布达拉宫管理处古建筑专家觉单:所以我们现在每天限流5000个人,也是通过这个数据,五年的监测以后得出来的结果,对布达拉宫来说最舒服的一个人流量。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和西藏高度重视布达拉宫的保护,近年来,包括数字壁画、3D扫描、结构检测、合理分流游客等科学方式,使得古建筑群的保护更上层楼。

央视记者首次走进布达拉宫地垄:探查地垄是如何承重“担千斤”

布达拉宫管理处处长李林辉:通过这套结构监测系统的建设,我们对布达拉宫每天出现的,比如说是人流量的变化、建筑力学上的一些变化,都能够进行一个准确的分析,能对我们的布达拉宫的建筑的保护起到一个很好的数据支撑。

保护金顶群铜鎏金工艺修缮一新

2018年,国家投资3100万元,西藏自治区文物局与布达拉宫管理处联合对金顶群进行了修缮,总共用去75公斤黄金、320公斤水银,效果如何,一起来了解一下。

央视记者首次走进布达拉宫地垄:探查地垄是如何承重“担千斤”

布达拉宫管理处副处长古建筑专家觉单:整个外观形式上讲的话,我们能看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歇山形式,包括我们内地,还有南亚,还有西藏本地的一些文化元素一起融合组成的一个金顶,像这种屋脊宝瓶。

央视记者首次走进布达拉宫地垄:探查地垄是如何承重“担千斤”

七座金顶,其实是铜鎏金宝顶,宝顶之上有藏、汉、蒙和南亚等多种风格,金顶四周还有象征吉祥如意的经幢、宝瓶、牛毛幢等,可以说是多元文化艺术的荟萃之地。

央视记者首次走进布达拉宫地垄:探查地垄是如何承重“担千斤”

布达拉宫管理处副处长古建筑专家觉单:像斗拱这一块是我们汉地的。像布达拉宫本来就在山上,风很大,所以现在这个斗拱起什么作用,我们主要还是起一个风吹过来以后打散它的力量。我们还有藏地的一些彩绘的元素,一些画法、画工等等,这一系列都是藏族的一些特点。

由于长年风吹日晒和雨水侵蚀,金顶出现了鎏金脱落发黑和内部木构件腐朽、折断的现象。

央视记者首次走进布达拉宫地垄:探查地垄是如何承重“担千斤”

布达拉宫管理处副处长古建筑专家觉单:因为布达拉宫长期日晒雨淋,引起一些布达拉宫金顶这一块鎏金脱落以后,氧化反应之后有点发黑。

2018年国家投资3100万元,正式启动金顶专项文物保护修缮的工程,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布达拉宫金顶进行修缮,整个用时一年半,共用去75公斤黄金,320公斤水银。

央视记者首次走进布达拉宫地垄:探查地垄是如何承重“担千斤”

布达拉宫管理处副处长古建筑专家觉单:国家总投入是加起来五座金顶和周边的这些经幢、宝瓶的维修投入3100万,然后我们请的工匠也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传承人修的。

为了防止鸟类在金顶斗拱做巢,影响彩绘的保护,布达拉宫还尝试在金顶群斗拱附近专门搭建起防鸟的铁丝网。

藏式宝瓶,传世壁画,汉地斗拱,鎏金铜瓦,融于海拔最高的世界文化遗产。微风吹过,修缮一新的金顶群,铃声清脆,红色、黄色、白色的窗幔随风飘动,布达拉宫就像一座会唱歌的宫殿,散发出文化遗产的魅力。

央视记者首次走进布达拉宫地垄

布达拉宫的奥秘,还有不少,比如布达拉宫到底有多少房间?到现在为止,整个房间数量只数清了地面上的1206间;而地下宫殿探出了1200多个地垄,或许还不是全部。不管怎样,布达拉宫的工作人员们年复一年地在探查和保护着地垄。央视记者也是获批,首次跟随他们走进布达拉宫地垄,探查他们是如何为地垄做体检,地垄又是如何承重“担千斤”的。

央视记者首次走进布达拉宫地垄:探查地垄是如何承重“担千斤”

央视记者陈琴:布达拉宫的古建筑群气势恢宏,非常令人震感,它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那么我们所在的位置就是红宫的脚下,地垄在哪儿呢,就从这个门进去。那今天我们从这个通道下去,来看看整个地垄检查是怎么展开的。从这儿开始就是长长的梯子和地下通道,我们要走进去。

央视记者首次走进布达拉宫地垄:探查地垄是如何承重“担千斤”

央视记者陈琴:其实整个地垄它真的像一个迷宫一样,过去在地垄还存放了一些东西。

央视记者首次走进布达拉宫地垄:探查地垄是如何承重“担千斤”

央视记者陈琴:现在我们是到哪儿了?

布达拉宫管理处副处长古建筑专家觉单:到地垄,简单的入口吧。

央视记者首次走进布达拉宫地垄:探查地垄是如何承重“担千斤”

央视记者陈琴:这个房间里会有什么?

布达拉宫管理处副处长古建筑专家觉单:这个房间里装了一些经书。

央视记者首次走进布达拉宫地垄:探查地垄是如何承重“担千斤”

央视记者陈琴:像这个房间为什么还会装着有经书呢?

布达拉宫管理处副处长古建筑专家觉单:因为我们原来装经书的房子正在维修,而且我们有些地垄也装着经书,主要就上面压力特别大,所以为了减轻上面的压力,所以有些装在地垄里面。

央视记者首次走进布达拉宫地垄:探查地垄是如何承重“担千斤”

央视记者陈琴: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什么?

布达拉宫管理处副处长古建筑专家觉单:现在看到的是我们正要检查的地方。因为布达拉宫的地垄,正常情况下,每年检查一次,如果有什么特殊情况,周边地震了,或者布达拉宫这边有一点振动,我们要及时检查,墙体、椽子木等等这一系列都有什么问题。今天是属于正常检查。

央视记者首次走进布达拉宫地垄:探查地垄是如何承重“担千斤”

工作人员进入德央奴地垄

央视记者首次走进布达拉宫地垄:探查地垄是如何承重“担千斤”

央视记者多吉仁青进入地垄拍摄

央视记者首次走进布达拉宫地垄:探查地垄是如何承重“担千斤”

10.7米深的地垄里,空气有点闷,但是维修科检查人员十分认真,不时地用木棍敲击着墙壁和木柱,看看是否有空鼓、裂缝,缝隙大小是不是比上一次增大。蛛丝马迹都不放过。

央视记者首次走进布达拉宫地垄:探查地垄是如何承重“担千斤”

布达拉宫管理处副处长古建筑专家觉单:这个地垄里面原来有个门,这个门在外面是半地下室的,所以每年都有一些渗水现象,所以我们每年检查第一去检查这一块。这里面渗水的话,对整个墙壁和这些木头造成一些病害。

央视记者陈琴:长宽是多少?

布达拉宫管理处副处长古建筑专家觉单:它是宽度是可能2米左右,长度是6米左右,算下来还是比较大的地垄,其它都是井状的,等于你一个人就直接下去,一个人直接上来那种状态,所以布达拉宫地垄最深的有十四五米,最浅的也有两米左右。

央视记者首次走进布达拉宫地垄:探查地垄是如何承重“担千斤”

央视记者陈琴:我就是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我们不把它填实,非要是一个地垄空的,像桩子插下去了?

布达拉宫管理处副处长古建筑专家觉单:因为空的有一个好处,就是因为它一是要省很多料,二是它本来就装着空气,空气也有往上托起这么一个作用。如果你装满了石头的话,它自己本身的推力就很大,外面的墙受不了。因为布达拉宫本来建在山上,山坡很陡,越往外地垄越深,越往里越浅。

央视记者首次走进布达拉宫地垄:探查地垄是如何承重“担千斤”

央视记者陈琴:现在我们通过镜头就可以看到德央奴地垄的位置,它是在布达拉宫西边的西欢乐广场的下边,就是这个地垄。那么这个地方其实还发现有些生活的痕迹。

布达拉宫管理处副处长古建筑专家觉单:这是以前布达拉宫的服务人员,像扫地呀,看门的这些都住这一块。

央视记者首次走进布达拉宫地垄:探查地垄是如何承重“担千斤”

布达拉宫管理处处长李林辉:还有一些封存的地垄没有找到,这是因为现在布达拉宫是各个不同时期进行的建造,它的建筑的情况也是比较复杂的,建筑下面有些具体的情况,我们还没有摸清楚。

央视记者陈琴:摸清这个有难度吗?

布达拉宫管理处处长李林辉:这个难度非常大,一个是它特殊的地理环境,还一个就是它所处的位置,比如说是人很难进去的地方,包括一些机器设备很难探测的地方。

央视记者首次走进布达拉宫地垄:探查地垄是如何承重“担千斤”

地垄承担着布达拉宫的整个重量,地垄的安全也关系着整个古建筑群的安全。未来,在三维扫描等更多科技手段的帮助下,地垄之谜,将会逐步揭开,地垄的保护也将更加科学。

责任编辑:路子康 CN078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