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在农村,把钱存进信用社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但如果有一天你被告知,这个信用社是假的,该怎么办?这奇怪的事情,最近就发生在河北藁城永安村的五百多户村民身上。
据村民们反映,这么多年来,他们的钱一直都是存在藁城农村信用社设立在永安村的代办点,但就在本月初,村民存进代办点的钱取不出来了。村民去找信用社却被告知,永安村的代办点早在11年前就被取消了,这个代办点是“冒牌货”。那么,村民们的钱去哪儿了呢?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信用社在农村金融领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当年交通不便,加之乡镇和县一级的信用社,对村民的经济状况不了解,很难做好存贷款的风险评估,于是,代办点就应运而生。藁城永安村也不例外。村里的很多人,一辈子的金融业务,就是在村里的代办点进行的。
村民张力琪说,“代办点”的门楼上方悬挂着“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永安村自助服务点一站通”的牌子,里面有电脑、打印机,又有ATM机等设备,除了存钱取钱,村民们的粮食补贴、养老保险也可以在这个代办点支取。这些年来,信用社的业务,都是由村里一个叫张风绵的人经营。“我们一直觉得,它就是个信用社,村里老百姓也不懂那么多,拿着这个凭条能正常地支取款就行。我们都以为张风绵把钱存到信用社了,如果不打信用社的牌子,没人会上那儿存钱。”永安村村民张力琪说。
村民们说,平时,大家把钱存到代办点,张风绵收到存款后,会为村民开具一张“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存款凭条”,上面会显示账号、存款金额、利率、到期利息等信息。然后,再由张风绵负责把钱存到信用社。村民韩彦红说:“取钱到代办点就行了,她给我们开了一个凭条,盖她自己的章,有她印章,是凭单,一般是存单。去年存取都还挺正常的,之前存的本金利息都拿到手了。”
本月1号,有村民像往常一样,到“信用社代办点”取款,“代办点”的工作人员,也是村民们的老熟人张风绵说,第二天会把钱取来。但转天,“代办点”的大门紧锁,张风绵也联系不上了。村民拿着“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存款凭条”找到了附近的北楼信用社,却被告知,凭条是假的。
村民张同振:“这个钱现在是没着落了,人家说这个是个人票,不是信用社正式的票。”
韩彦红:“我有8万块钱,还有一个月就满1年了,之前这个代办人在这儿干了好多年,都挺好的,也挺方便的。打的那个牌子也很响亮,人们都挺相信它的,相信北楼信用社的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