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茨胜选 德美德中关系将何去何从 新总理的外交挑战

财经放大镜 2025-02-25 23:48:24
A+ A-

2025年德国大选结果揭晓,亚欧大陆的目光再次聚焦柏林。联盟党党首默茨成功锁定总理宝座。在这场充满波折与冲突的选战中,德国社会的裂痕、经济困局以及国际政治的博弈被充分揭示,一个被改革与传统力量对峙的德国展现在世人眼前。

默茨胜选 德美德中关系将何去何从

极右翼选择党的领导人魏德尔虽然落败,但以20%的支持率成为政坛焦点。她带来了最具争议和冲击力的议题,让每个主流政党感到不适。尽管她并未赢得大选,但她表示:“下次,防火墙将彻底崩塌。”

默茨胜选 德美德中关系将何去何从 新总理的外交挑战

默茨当选后,新一届德国政府的对华战略如何调整,以及在多个敏感议题上如何平衡国内矛盾与国际博弈,成为关键问题。选举夜,联盟党(基民盟/基社盟)以29%的支持率稳居大选头名,现任社民党总理朔尔茨以15%的支持率出局。

默茨胜选 德美德中关系将何去何从 新总理的外交挑战

默茨这位“老江湖”实现了多年的总理梦,但他面临的挑战包括民生困局与外交挑战。另一边,极右翼选择党成为本轮选举的最大黑马,魏德尔被称为“德国铁娘子2.0”,她的支持率达到20%,撕开了主流政治版图的巨大缺口。

默茨胜选 德美德中关系将何去何从 新总理的外交挑战

无论是默茨还是魏德尔,他们都有一部分是这场选举的赢家,但背后获胜的政治力量是对立的张力。默茨从律师到国会议员再到基民盟党首,深知选民所需。他在移民政策上坚决反对开放边界政策,赢得了部分中右选民的支持,但也引来党内左翼支持者的反感。在经济政策上,他主张减少福利支出、严格财政政策、重振工业,这些观点看似务实但在德国社会日渐左倾的潮流中略显生硬。

默茨胜选 德美德中关系将何去何从 新总理的外交挑战

默茨意识到中国作为经济伙伴的重要性,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主动与中方沟通,称赞中国的现代化成就,并对德中深化合作表示积极态度。这标志着德国可能会逐步回归更平衡的对华政策路线。

默茨胜选 德美德中关系将何去何从 新总理的外交挑战

然而,德国当前面临的关键矛盾是经济疲软、能源危机和社会阶层之间的对立,这些问题为魏德尔提供了助力。魏德尔虽然止步于第二名,但她的崛起让德国政坛震动。她通过直白甚至挑衅性的言语提出“恢复俄气进口”、“退出欧盟”、“驱逐非法移民”等议题,引发了部分中下层选民的共鸣。她还与马斯克互动、与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会面,甚至获得美国极右翼势力的支持,使选择党形象升级,打破了“主流政党不与极右翼合作”的禁忌。

默茨并不是亲美派也不是极端对华鹰派,他提倡德国需要更多战略自主权。在乌克兰问题上,他表示德国援助乌克兰是欧洲整体安全的一部分,而非仅仅是美国利益的附庸。这种立场体现了他希望德国能够以更长远、更独立的视角维护国家利益。他对中国的友好信号表明,德国愿继续深化与中方的合作,支持德中、欧中保持多边经贸联系。

默茨的胜选让欧洲内部的博弈更加激烈。尽管德国稳坐欧洲经济龙头地位,但与法、英等国在对俄、对美政策上的分歧进一步显现。尽管德国仍是美国的主要盟友,但默茨的上台会让德国在对外政策中展现更多独立性,特别是在特朗普回归美国政坛后,美德之间的分歧将愈加明显。

德国新的政治棋盘已经摆开,默茨站到了舞台中央,而极右翼选择党的搅动能力也在提升。德国未来的政治走向将在两股截然不同的力量中被不断磨合和重塑。移民、能源、经济等核心议题仍具有不确定性,魏德尔不断为下一次冲击选战积累支持。被视为温和派的默茨能否在右翼力量崛起的大势中维持德国的政治稳定,还需拭目以待。

在全球去美元化、国际格局多变的大背景下,中德合作的深度与持久性成为影响亚欧贸易的关键一环。默茨的对华态度为德中友好关系提供了一份“保证书”,但他提到的“缓解欧中间问题”是否能在欧洲范围内扩大意愿,仍有待观察。德国大选的结果不仅关乎本国未来五年的走向,也深刻影响了欧洲乃至全球的政治布局。

责任编辑:卢其龙 CN07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