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一个很火的说法叫“车厘子自由”。刚刚过去的春节,不少民众发现,这个昔日的“年货顶流”价格越来越亲民。在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家水果批发市场,干了十几年水果生意的张志广表示,今年春节车厘子销量非常好。他店里的车厘子大多来自南美洲的智利,这个距离中国近两万公里的国家,超过九成的车厘子都销往中国,而中国已连续7年成为智利车厘子的最大出口国。
近年来,随着中国持续优化进口政策、提升通关便利和降低运输成本,越来越多的全球优质商品进入中国寻常百姓家。一颗漂洋过海的车厘子,正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图景的缩影。
中国的开放不仅体现在全球好物竞逐中国市场,还表现在外国游客频繁来访。目前,中国对50多个国家实施过境免签政策,并对38个国家试行单方面免签,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延长至240小时。2024年,全国各口岸免签入境外国人高达2011.5万人次,同比上升112.3%,春节期间到中国旅游的外国游客较2024年增长150%。“China Travel”的火爆带动着中外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涌动,也促进了更多外国民众从“看见中国”到“爱上中国”的认知变化。
此外,中国的开放还体现在文化输出上。近期,《哪吒之魔童闹海》在海外上映,这部屡破影史纪录的中国动画电影引发了热烈讨论。越来越多的中国影视剧、网络游戏以及家电、手机、新能源汽车等产品也在海外市场热销,为世界认识中国打开了一扇扇新窗口。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这些年来,无论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国际公共产品和合作平台,还是性能优越、免费商用的人工智能开源大模型,开放的中国不断诠释“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的普惠共赢逻辑。当前世界局势复杂多变,有人忙着搞“脱钩断链”、本国优先,也有人为同舟共济、命运与共积极奔走。在德国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中国外长引用了中国武侠小说中的名句:“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一个自信开放的中国,在为不确定的世界提供最大的确定性。
去年,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依托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