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前,胶州铺集镇的姜恩兰在丈夫企业倒闭后不幸去世,留下了巨额债务。面对困境,她依靠一间小饭店坚持了21年,今年2月终于还清了连本带息共计200余万元的欠款。73岁的老人用柔弱的身躯扛起了诚信的重担。
今年2月,姜恩兰替亡夫还清了所有债务,压在她身上的重负终于卸下。她感到一身轻松,也对亡夫有了交代。这21年的痛苦煎熬终于结束,其中的艰难只有她自己知道,一路上的苦楚也只能独自承受。
1976年,24岁的姜恩兰从诸城辛兴镇嫁到胶州市铺集镇张家屯,与丈夫张平推着小车到公交车站卖烟酒,从200元本金起步,两年内攒下了2000元,开始开店。夫妻俩陆续经营起三家快餐店,生意红火,最多时雇了13名员工,成为上世纪80年代远近闻名的“万元户”。1998年,张平不顾妻子反对,关闭了饭店,将200多万元积蓄全部投入编织袋厂。但由于经营不善,厂子倒闭,张平也在企业倒闭后积郁成疾不幸去世。本金打了水漂,还有很多民间高利贷,最终债务仅本金就超过百万元,利息更是难以计算,姜恩兰毅然承担下来。
债务压身,债主纷纷上门讨债,家庭生活陷入困境。无奈之下,姜恩兰只好重操旧业。2005年,她在自家小楼开起了“大众快餐”饭店。既是厨师又当服务员,店里的大小事务全靠她一人操持。每当攒够三五百元,她就赶紧拿去还债。为了节省开支,她常常吃客人剩下的饭菜,捡树桩当柴火,并随时应对上门讨债的债主,店里的食物、酒水经常被债主拿走。逢年过节,要账的人成群结队上门,她只能尽量还一点。最惨的一年,大年三十晚上她为客人做了两桌菜送去,赚的200元钱还没捂热就拿去还了账,回家后,自己靠着五个小饼过了个年。
随着债务逐渐减少,日子渐渐好转,但姜恩兰依然不愿过多依赖孩子。“儿子们对我都不错,但我身上还背着债,只要我活着就一直还钱,如果到我死的那一天还没还完,债务还要落到儿子们的头上,想到这些我就不愿意麻烦他们。”她说道。
苦日子终于到了头,具体还了多少钱姜恩兰也无法计算出详细数字,只是粗算连本带利约200余万元。谈起以后的生活,她说自己接下来会为孩子活着,继续努力多挣点钱让儿孙过得好一些。
2025年春节,胶州市铺集镇政府工作人员像往年一样带着礼物来看望她,其中包括两只烧鸡。多年来,姜恩兰收到这样的礼物都会送给对她不错的债主,但这一次她选择自己吃掉。“说出来可能很多人都不信,我这20多年就是这么过的,有好东西时我如果不给别人总觉得良心上不安。”姜恩兰说,但现在这些情绪都已成了过往,她终于获得了“清白身”。
2014年,姜恩兰的事迹被报道后,她先后获得了最美胶州人、青岛市文明市民、山东好人、山东省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73岁的姜恩兰用实际行动,用21年时间把镌刻出来的诚信牢牢扛在了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