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腾出几十亿预算 支持民生和重大战略任务

第一财经 2025-02-25 15:03:07
A+ A-

在财政收支矛盾加剧的背景下,31个省份共同选择继续过紧日子。梳理31个省份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报告发现,所有省份都强调2025年要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以腾出更多资金支持民生和重大战略任务。

自财政收入转入中低速增长后的十余年,中国各级政府更加强调过紧日子。去年各地通过压减行政开支、非必要支出等措施,腾出大量资金。例如,重庆出台“六减六控”举措,全年压减一般性支出54亿元;天津实施更为严格的措施,全年压减非必要支出87.6亿元;吉林落实12条措施,全年一般性支出减少65亿元;辽宁压减全省非急需非刚性支出4.3亿元;广西壮族自治区本级“三公两费”支出较年初预算压减2.33亿元。

为了让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各地将相关制度化,形成长效机制。黑龙江在全国率先出台政策,细化推出45条硬措施;湖南也出台了15条措施,近三年省级一般性支出压减31%。然而,一些地区仍存在浪费现象,如浙江提到个别领域存在浪费,江苏指出少数部门存在突击花钱现象,江西则表示部分地方贯彻过紧日子要求不够严格。

多位财税专家认为,党政机关多年过紧日子成效明显,但一些地方仍有无预算、超预算、超标准支出等问题。未来应严格执行预算法规,健全过紧日子常态长效机制,强化监管,确保落到实处。

今年31个省份均要求继续过紧日子,严控“三公经费”和行政开支。广东提出严控部门和单位运转性经费,开展成本预算绩效管理试点;天津、吉林、湖北、内蒙古等地也在压降行政成本方面采取具体措施。浙江计划健全预算支出标准体系,从严从紧控制非重点、非刚性、非急需支出。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强调,党政机关过紧日子是党中央明确要求,要做到该花的花,该省的省,集中财力办大事。

从多省预算报告来看,今年民生等重大支出得到保障。山东预计今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13340亿元,其中加大基本民生投入力度,确保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80%左右。江苏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省定标准按不低于8%增幅提高至每人每月247元。

责任编辑:张小花 TT100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