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专业调查:70%学生在做自媒体 校园流量博主涌现

光明网 2025-02-25 14:58:34
A+ A-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能成为“媒体”,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大学教室里坐着的很多都是博主,有些甚至拥有大量粉丝,他们通过自媒体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新闻学专业调查:70%学生在做自媒体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老师刘坚认为,学生做自媒体是这个时代的特征,这也激励新闻学专业老师必须了解互联网前沿技术和热门话题。刘坚第一次得知自己的学生中有流量博主,是从另一名在校生口中听说的。后来他了解到,新闻学院很多学生都有自媒体账号,其中不少坚持每周更新,几名学生早已成为知名博主。给刘坚印象最深的有两个学生,一个是热爱街舞的校街舞社社长,网名“甜辣小料”,另一个是主打ENTJ人格的学霸,抖音账号名为“摩托(无限导演版)”。

新闻学专业调查:70%学生在做自媒体 校园流量博主涌现

在北京多所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中,近50份有效问卷显示,70%的学生在运营自己的自媒体账号,主要集中在小红书、抖音和微信公众号上。90%的学生运营自媒体是为了分享个人兴趣和经验,不到70%的学生每周更新频次少于1次,另外30%的学生则每周更新1至3次。

新闻学专业调查:70%学生在做自媒体 校园流量博主涌现

相比于老师对知名学生博主的“后知后觉”,学生们对此已习以为常。他们会互相关注、点赞,互相成为彼此的粉丝。学长学姐们的成功也影响了学弟学妹们的选择。暨南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的蓝天最近就在考虑做自媒体,这与他的同门师兄廖孔港成为知名博主有一定关系。蓝天觉得,作为传媒专业的学生,如果自己的账号能受到认可,是一种不一样的情绪价值。

新闻学专业调查:70%学生在做自媒体 校园流量博主涌现

廖孔港是一名研究生,他的小红书账号名为“泡泡超人”。最初他的内容点击量不高,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小红书上晒出自己做2020年杭州马拉松志愿者的照片,一下子火了。从那以后,他的点击量开始上升,逐渐破百乃至上千。本科保研成功后的那段时间,是廖孔港涨粉最快的时段。现在,他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每周大约更新两三篇内容。

新闻学专业调查:70%学生在做自媒体 校园流量博主涌现

深圳大学的连英成当上流量博主也是因为一个帖子意外爆火。他经营自媒体账号始于高二,在高考那年发布了一条《我用高中三年做了一个VLOG》的视频,获得了很多网友的关注。上大学后,他觉得自己做自媒体更游刃有余了,能够从新闻传播的角度去判断可能出现的爆款。他认为,每周两三次的更新频率不仅不会影响学业,反而对专业学习大有帮助。

新闻学专业调查:70%学生在做自媒体 校园流量博主涌现

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做自媒体也表现出一些问题,比如内容同质化程度较高,很容易卷在同一个内容赛道里。北青报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学生运营自媒体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生活日常分享和学习经验分享。此外,43.3%的受访者表示,运营自媒体的目的之一是为职业发展做跳板。

谈到未来的职业发展,连英成和廖孔港都有一些困惑。比如,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账号内容势必面临转型。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陈显玲认为,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做自媒体在垂直领域方面没有优势,但应该对学生们的求职更有帮助。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王天定觉得,能不能把自媒体做好,还是要看对新闻传播是否有足够的热情。

几位老师都支持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做自媒体,但也有一些疑虑。王天定觉得,自媒体进入学生的生活后,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不再热衷于做新闻资讯类的社会性选题,而是更喜欢通过展示自我个性来打造自媒体。老师们也在调整教学方式和理念,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变化。

近年来,MCN机构与高校的合作越发密切,许多大学生账号成了机构争夺的主要目标。某头部MCN机构公关张薇表示,将目标锁定大学生主要是因为他们形象青春阳光,年轻有激情,非常有互联网思维,在短视频创作上容易产生爆点。但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拒绝MCN机构发出的邀请。连英成和廖孔港也都拒绝了MCN机构,他们选择自主运营或商务挂靠模式。

不过,大学生经营自媒体并能成功变现的并不多。只有16.7%的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有自媒体账号收入经历,每月平均收益在5000元以上的博主仅有1人。因此,即便像廖孔港和连英成这样拥有一定粉丝的博主,也没有想将运营自媒体当作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责任编辑:张小花 TT100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