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次补阳不如一次通阳!张仲景用大葱,通一身阳气,散一身寒湿 老中医验证有效!村里李大爷经常念叨一句话:“阳气象暖气,补再多不如管道通。”去年冬天,他双腿冷得像泡在冰水里,尝试了各种名贵补药都不见效。最终,老中医王伯用三根大葱配生姜煮水,七天后寒气就散去了。
大葱在《伤寒论》中确实用于通阳,这种方法源自医圣张仲景的白通汤。具体做法是:带须葱白三根切段,加三片生姜和五颗红枣,冷水煮开后转小火15分钟,晨起空腹饮用。这样全身毛孔会像开了小太阳一样,寒气随汗排出。注意不要丢弃葱须,其中的黏液素能疏通经络,效果比葱叶强三倍。
佛手、玫瑰花、茉莉花、陈皮、蒲公英、栀子、无花果、茯苓、淡竹叶等也有舒畅清解的功效。通阳的方法并不昂贵,但有其窍门:选择拇指粗的山东大葱,使用带泥的老姜;怕冷兼腰痛的人可以加七粒花椒,关节痛的人可以添三根鲜紫苏梗。每周喝三天停四天,给身体自我调节的时间,这样比天天喝更有效。
通阳还要“借天时”:上午9-11点脾经当令时饮用,效果更佳;喝完后别急着出门,可以用吹风机对着后颈的大椎穴吹三分钟,这是阳气的总开关。手脚冰凉的人应先通阳再补阳,就像先通水管再蓄水,否则越补越堵。此方法特别适合吃补品上火、一冷就腹泻的人。王伯行医40年的经验表明,十个怕冷的人中有九个并不是缺阳气,而是阳气堵塞在胸口下不去。大葱通阳方就像给身体装了个暖气泵,让阳气自然流到手脚末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