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黄山风景区遭遇连续降雪,登山步道积雪严重,游客们在下山时面临极大困难。视频显示,许多游客因担心摔倒而选择坐在台阶上挪动下山,有些站不稳的游客则失控滑下,甚至差点滑出步道,场面十分惊险。景区建议游客穿冰爪可以正常行走,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
从现场情况看,黄山风景区步行台阶上积雪深厚,游客轻则寸步难行,重则惊险摔倒,极易受伤。2025年2月19日14时59分,警方接到报警称有游客失联,目前多方力量正在全力搜寻。该游客失联是否与连日降雪有关尚待查明。据悉,2月16日至22日,黄山风景区累计降雪达到37.6毫米。
面对安全隐患,黄山风景区未清除步行台阶上的积雪结冰,仍开门迎客。客服解释说穿戴冰爪等防雪装备可以正常登山,满足部分游客欣赏雪景的需求。然而,冰爪适用场景有限,只适用于平滑的冰雪路面,且使用不当仍有滑倒风险。黄山风景区的步行台阶陡峭且多为石头台阶,不完全适合使用冰爪,因此“穿冰爪可正常行走”存在隐患,“建议雪化了再来”未必能说服所有游客。
从安全角度来看,黄山风景区采取封山措施是最理想的选择。然而景区并未封山,可能出于对门票收入的考虑。黄山风景区旺季全票每张190元,淡季每张150元,封山意味着收入减少。根据《旅游法》第七十九条,旅游经营者应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条件并制定应急预案。显然,景区台阶积雪结冰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一旦游客受伤将损害景区形象。
事件引发关注后,景区决定临时关闭云谷寺至白鹅岭游步道,并继续关闭北大门松谷庵至清凉台游步道。这是履行安全保障责任的一部分,但临时关闭的范围是否包括所有存在安全风险的区域还需进一步观察。为了最大化保障游客安全,所有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都应关闭。同时,因服务区域缩小,景区门票也应适当打折,以避免游客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