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大结局?乌克兰命运将如何 和谈前景待观察

百家号 2025-02-24 16:02:15
A+ A-

2月24日是乌克兰危机升级三周年的日子。最近两周,俄乌局势出现了戏剧性变化。美国总统特朗普积极推动和平进程,与俄乌领导人通话并表示愿意重启和谈。随后,俄美绕过乌克兰与欧洲在沙特举行会谈。英法领导人也计划本周赴美与特朗普讨论乌克兰问题。

俄乌冲突大结局?乌克兰命运将如何

当地时间2月18日,俄罗斯和美国代表团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进行了约四个半小时的会谈。俄外长拉夫罗夫、俄总统助理乌沙科夫、美国务卿鲁比奥、美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等人参与了此次会谈。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希望推动俄乌在今年4月20日复活节前实现停火。尽管如此,专家认为这场冲突是否能迎来大结局仍需观察。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丁晓星和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研究员张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俄乌有望在2025年重启和谈,但谈判面临关键分歧,各方协调立场仍需时间。冲突可能从激烈阶段转为“边打边谈”阶段,真正停火尚待观察。

俄乌冲突大结局?乌克兰命运将如何 和谈前景待观察

俄乌前线战况方面,冲突从去年到今年总体呈现出相持状态。目前战场主要集中在顿涅茨克的波克罗夫斯克(俄方称红军城)与库尔斯克地区,双方激战损失惨重。波克罗夫斯克是乌东部战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后勤补给中心,乌军不愿轻易放弃;俄军则希望将乌军赶出库尔斯克以避免其成为谈判筹码。张弘指出,俄攻乌守是常态,但俄军尚未找到快速胜利的方法。丁晓星认为,俄罗斯从2024年开始掌握主动,在消耗战中形势对乌克兰越发不利。据法新社报道,2024年俄军在乌克兰推进约4000平方公里,是2023年的七倍。

三年冲突对各方影响巨大。丁晓星表示,俄乌各自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乌克兰兵员储备枯竭,国内能源基础设施遭到破坏。虽然俄罗斯经济展现出韧性,但仍面临高通胀、卢布汇率不稳、劳动力短缺等问题。欧洲既要承担与俄能源脱钩的后果,还要负担对乌巨额财政援助。张弘还指出,俄乌冲突冲击全球能源、粮食和金融体系,造成国际秩序混乱,“去全球化”和“现实主义外交”正在取代自由主义国际秩序。

美国调停背后反映了其战略考量。张弘认为,这体现了“美国优先”政策,即美国不会免费提供公共服务与保护援助。此外,美国的战略重心转向亚太,这也与其国际治理能力下降有关。丁晓星认为,这表明美国政策多变且自私。在特朗普眼中,一切皆交易,尤其看重眼前利益,不顾对盟友的承诺。

谈判面临三大核心分歧:领土问题、乌克兰加入北约及其安全保障问题以及战后安排问题。丁晓星表示,尽管各方都有意愿谈判,但分歧巨大,谈判将非常困难。张弘分析称,俄罗斯不仅希望解决乌克兰问题,还要解决西方对俄的战略挤压围堵,但北约和美国对此并不情愿。

俄罗斯的谈判筹码包括军事优势、经济支撑和国内政治稳定。乌克兰虽相对弱势,但仍有所谓的欧洲价值观牌和道义牌。丁晓星认为,乌克兰可以通过继续拉住美国和欧洲,并加强自身军力建设来争取更多筹码。

欧洲希望帮助乌克兰维持冷战后的国际秩序,但缺乏实力和共识。丁晓星指出,乌克兰问题根源在于欧洲安全问题,包括俄欧相处的问题。美俄抛开欧洲率先会谈的原因可能是认为欧洲意见不统一,担心谈不成。欧洲内部矛盾多,未能拿出具体方案。整体上,欧洲已被卷入俄乌冲突,作为利益攸关方,必须参与到和谈中。

丁晓星认为,2025年俄乌冲突将迎来重要转折点,可能从激烈冲突阶段转为“边打边谈”阶段。特朗普急于结束冲突,给重启和谈带来了机会。张弘认为,今年有望重启和谈,但能否实现停火还需观察。美俄有共识,但俄乌、美乌甚至美欧之间缺乏共识。没有乌克兰的配合,就没有真正的停火。协调过程不会很快,真正谈判可能要到下半年。

责任编辑:张小花 TT100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