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部分中小银行出现中短期存款利率倒挂现象,这与银行面临的流动性压力、存款竞争以及政策预期等多重因素有关。随着这一现象频现,储户需要考虑拓宽财富增值渠道。
为了实现“开门红”,一些中小银行积极揽储,导致一年期和两年期等中短期存款产品利率倒挂。例如,在山西,多家农商行调整了一年期存款利率至1.75%,而两年期定存利率维持在1.45%,两者形成了30个基点的倒挂。这种做法是中小银行应对流动性紧张的有效手段,因为它们在揽储方面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去年以来,部分银行加快了长期存款利率的调整步伐。例如,某地银行将三年期和五年期定存利率分别调整为2.15%和1.9%,出现了中长期存款利率倒挂。专家认为,通过降低五年期利率,银行可以优化负债成本,避免未来市场利率下降时承担过高的资金成本。
除了调整存款利率外,一些银行还在优化存款产品,减少对高成本存款的依赖。例如,长沙银行关停了单位智能协定存款产品的签约功能。这类存款虽然有助于维护客户关系,但增加了银行的负债成本,因此关停此类产品有助于降低成本。
预计未来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指引下,存款利率仍有进一步下调空间。考虑到当前经济环境和政策方向,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均可能下行。降低负债成本对于稳定银行净息差和支持实体经济至关重要。
尽管银行在调整存款利率和优化存款产品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居民仍然倾向于将存款视为稳健的投资工具。2024年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7.99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4.26万亿元。这反映了居民收入增长和储蓄习惯的影响。
随着存款利率倒挂现象频现,储户有必要拓宽财富增值渠道。业内人士建议投资者更加注重长期财富管理和资产配置。当前,银行理财产品因其低波动性和稳健性受到青睐,未来银行应丰富投资产品布局,强化投资者陪伴,为财富保值增值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