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到90.2亿人次,创下历史新高。在40天的时间里,超过90亿人次在中国大地上穿梭往来,展现了中国经济的活力和持续回升的良好态势。
这一纪录的达成离不开便捷、安全、智慧的立体交通网络。例如,深中通道作为全球首个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的跨海集群工程,在今年春运期间日均车流量超过10万车次,为珠江两岸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通行条件。全长164公里的沪苏湖高铁也加入春运行列,以350公里的设计时速将江浙沪两省一市紧密相连,提升了长三角地区的路网规模和现代化水平。此外,广西最长跨海大桥龙门大桥的通车,不仅缩短了防城港到钦州港的车程,还促进了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
我国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里程已达600万公里,拥有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邮政快递网和世界级港口群。这些基础设施缩短了出行时间,使人们的出行选择更加多样,加速了这场全球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科技春运和温暖春运也为出行保驾护航。多架C919首次投入春运,座椅舒适且间距宽敞,部分飞机还搭载了自主研发的健康监控系统。浙江交通集团绍兴管理中心引入无人机巡航作业模式,有效应对车辆违停、抛锚、拥堵等情况。中老铁路跨境旅游火热,磨憨站增设境外电信卡售卖服务,并建立救助保障机制,提供优先便捷的通关服务。这些措施让春运变得更加智慧和高效,也拉近了人们的心灵距离。
高质量发展的扎实推进也是春运纪录的重要因素。2024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达3.53亿辆,自驾出行更加普遍。申遗成功后的春节假期,人们更愿意走出家门,甚至走出国门,去追寻文化和远方。春运路上积攒着继续前行的憧憬与力量,新的一年里,流动中国活力澎湃,经济社会日新月异,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不会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