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运网约司机频遭逃单,平台回应引关注。
近日,货运网约司机遭遇逃单的问题引发广泛关注。在消费投诉平台“黑猫投诉”及社交平台上,众多货运平台司机纷纷诉苦,称自己历经长途奔波完成订单后,却被货主拖欠费用,甚至惨遭拉黑。
福建面包车司机刘刚便是其中一位受害者。今年1月,他在货拉拉平台接了一单,按要求到村庄装水果,跑了100多公里送到商铺后,多次催要运费均无结果。因双方通过平台虚拟号码联系,刘刚联系不上货主,向平台反馈后,虽平台表示会催款,但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刘刚还透露,自己已多次遇到此类情况,大多是到付单子里的小额加价或高速路费用,之前他都选择放弃追讨,这次300元运费,平台最后垫付了100元,其余款项仍未追回。
不仅是货拉拉,运满满、滴滴货运等多个平台也存在类似投诉案例,部分司机被拖欠运费长达半年以上。在运满满平台跑车的李天不久前接到一个从绍兴发往济南的长途单子,接货时却被告知实际要发往青岛,且有两捆货品装不下。因已接济南回程单,李天本想取消订单,在货主的再三恳求及加价承诺下,他取消了济南订单决定绕路送货。然而卸货后,货主却不承认加价,电话沟通无果后,对方直接拒接电话,运费也一直拖欠。
面对司机们的困境,各平台也给出了回应。货拉拉工作人员表示,平台有完整的处置流程,会对下单者进行催款,实在无法追回的,会进行封号处理,并对司机垫款补偿,目前已累计垫款3000多万元。运满满工作人员介绍,他们的处置方式与货拉拉相似,由于平台订单以长途货运为主,涉及大额运费,对于拒绝付款者,除了常规的催款、封号,还会发送律师函,并配合司机进行起诉追款。
尽管平台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仍存在问题。比如,司机反映平台顶多拉黑客户,但客户换个号码就能重新注册下单,依旧能继续逃单。而且,司机们还面临着投诉维权流程繁琐的问题,中短途运费不高,很多司机因怕麻烦只能自认倒霉。
从行业角度来看,货运网约车作为新兴业态,在给行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机制上的不完善。如何从根本上杜绝逃单现象,除了平台加强监管和完善机制外,或许还可以借鉴网约车预防逃单的一些技术手段,如对新注册账号长距离下单设置预付费用等。另外,司机们建议将久催不付的“逃单”行为纳入征信平台,这或许也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方向。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让货运网约行业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保障司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