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狂风骤起、海啸翻滚,统治地球一亿多年的恐龙因此灭绝。这让人不禁思考,类似的故事是否会发生在人类身上?
近日,一则新闻让不少网友直呼“地球危险了”。研究发现,一颗直径约100米的小行星2024 YR4正向地球飞来,预计可能于2032年12月与地球相撞。联合国首次启动《行星安全协议》,加速构建行星防御体系,引发人们更多焦虑。
2024 YR4是2024年12月27日由美国夏威夷大学的阿特拉斯望远镜系统在巡天观测时发现的。它的轨道绕太阳一圈需要4个地球年,近日点在地球轨道以内,远日点接近木星,穿越地球轨道周期大约是4年一次。科学家们分析,2024 YR4或在2032年12月22日在距地球约127699公里处掠过。
最初估计2024 YR4撞击地球的概率为1%,后来升至1.6%。欧洲航天局发布了一系列计算结果后,概率进一步升至1.8%,截至2025年2月,NASA的最新预测概率为1.9%。这些变化主要受轨道计算误差、光照和大天体引力等因素影响。
专家表示,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极小,普通人无需惊慌。实际上,小天体进入地球大气层的现象几乎每个月都会发生,如流星雨就是小行星在大气层中燃烧产生的光。厚厚的大气层能够有效防御大部分小天体的袭击,只有那些个头足够大、密度足够高的天体才有可能突破大气层对地球生物造成威胁。
相较6600万年前的恐龙家族,人类的优势在于不断发展的科学武器。目前,全球各国已经形成了对小行星撞击风险的研判和预测能力,通过地基光学望远镜等设备探测追踪危险小行星,并采取有效处置手段降低风险。我国正在策划实施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发布了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方案设想。
如果未来各国天文学家达成共识,认为2024 YR4对人类构成明确威胁,可以通过航天器撞击改变其轨道。2022年,美国航空航天局成功进行了相关试验,验证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因此,公众不必为此事焦虑和恐慌。
媒体报道中的一些不实信息需要澄清。例如,联合国并没有《行星安全协议》,而是有防御近地天体撞击的行动标准和相关报告。此外,2028年并不是观测2024 YR4的最佳年份,近期才是最佳观测时期之一。
近年来,全球近地小行星监测预警能力不断提升。历史上也发生过著名的天体撞击事件,如1908年的通古斯事件和2013年的车里雅宾斯克事件。随着技术进步,人类应对小行星威胁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