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违规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被起诉!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于2024年12月15日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各大银行纷纷推出优惠政策吸引客户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周女士收到短信后才得知她的个人养老金账户已被开通。她发现账户在2024年“双12”后被开立,起初以为是身份信息被盗用,后来查看短信才知道是工行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
吴先生也表示自己在2024年12月15日被莫名其妙地开户。他上网查询发现,许多工行用户的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开户日期都是同一天,似乎是批量开立的。小徐在工行网点办理转账限额业务时,工作人员让她登录手机银行并进行了一系列操作,包括人脸识别。离开银行后,她发现自己收到了成功开立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短信。
储户频繁“被开户”的现象引发了质疑。工行是否采取了改进措施?记者就此向工商银行提出采访请求,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正式回复。
工行违规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被起诉 银行“圈地”行为引争议
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各大银行加大了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营销力度。一位银行网点员工透露,该行要求每个网点每天开立6个有效户,由于指标压力,有时通过抽奖、认证等方式直接开立账户,不告知客户。这种做法虽然让一些客户感到不满,但开户数量依然有限。为更快完成任务,工行西安太华路支行与社区居委会合作,批量代开个人养老金账户。郝予安发现自己的两个工行账户中有一个是通过这种方式开立的。他在未授权的情况下被居委会批量开户,随后向陕西金融监管局投诉并在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律师王德怡表示,《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明确规定金融机构要遵循自愿原则,依法依规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工行以“体验”为由捆绑用户明显违反了自愿原则。此外,社区居委会在未得到用户授权的情况下无权批量开户。董正伟律师也指出,社区居委会可以代办,但必须取得居民授权委托,并提供相关材料;否则就是违规开户。
针对“被开户”问题,多数银行的解决方案是为用户注销账户,但并未作出赔偿。郝予安通过法律途径维权,一审法院认定工行太华路支行存在过错,但考虑到维权成本,仅判赔5000元。郝予安对此结果不满,已提起上诉。王德怡认为,如果侵权收益大于成本,违规开户的现象将难以杜绝。
为遏制“被开户”乱象,一方面需要监管部门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另一方面建议建立惩罚性赔偿机制,允许消费者组织提出集体诉讼,使违法违规成本高于商业收益。陕西金融监管局已印发通知,要求严格执行账户管理规定,保护消费者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妥善处理投诉,强化养老金融知识宣传,做好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