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宣布,到2025年计划提升改造80个口袋公园。这些公园将根据周围社区的特点和居民需求设计,规划出更为人性化的绿色空间。目前,第一批口袋公园已经启动前期准备工作,预计3月底前动工。
口袋公园是规模较小、布局灵活的城市公共绿地空间,通常利用城市中的边角地、闲置地或微小空间改造而成,旨在为市民提供便捷的休闲场所,改善城市环境。2024年,天津成功开建了56座口袋公园,其中包括具有独特历史和文化内涵的项目,如红桥区西关北街甲骨文文化主题公园,该公园结合当地历史文化背景,设置了甲骨文雕塑和百家姓文化墙。
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蔺金太表示,口袋公园是对生活品质的重新定义,应该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天津的口袋公园突出“因地制宜”和“便民亲民”的设计理念,每座公园都精心考虑到周围居民的生活需求,设置了各类健身器材、休闲设施,并布置了亲子互动空间。
自2021年以来,天津市对城市小型开敞空间进行了充分活化利用,推进口袋公园建设,“推窗见绿、出门进园”正逐步变成现实。目前,天津市已有305个口袋公园,分布于小区、道路、商业区等区域和空间内。
通过“留白增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等方式,天津充分发挥口袋公园“小而精、多而密、分布均匀”的特点,把城市中不起眼的边角地带打造成集景观赏玩、游憩服务、文化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生态空间,不断打造北方津派园林绿化体系,提升城市生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