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闹元宵到底怎么闹!正月十五元宵节到来,昨晚的《2025元宵奇妙游》节目带领观众穿越古今,感受传统与现代文化的交融,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看完节目后,大家对元宵节的兴趣更加浓厚了。元宵节不仅是团圆的日子,还有“闹”的习俗,早在数百年前,古人就认为在正月第一个月圆之夜应做些特别的事情。
元宵节也称上元节、元夜或灯节,源于道教的“三元说”,将这一天定为天官大帝的生日,并命名为“上元节”。此外,佛教燃灯习俗也影响了上元节。隋唐时期,人们对上元节的庆祝活动已非常盛大,华灯初上时,古人的上元夜正式开始。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因此正月十五被称为“元宵节”。
古代人们如何“闹元宵”呢?在唐朝,元宵节期间取消宵禁,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赏花灯、看表演,彻夜狂欢。《旧唐书·睿宗纪》记载,当时人们手牵手唱歌跳舞,长安城变成了不夜城。元宵节还有“偷青”和“偷灯”的习俗,年轻人成群结队去偷菜、偷灯,象征着丰收和光明。
元宵节也是一个充满浪漫色彩的节日。古代女性受礼教约束,元宵灯会成为男女青年相会的好时机。欧阳修的“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和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等诗词都描绘了这一浪漫场景。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包括吃元宵、闹花灯、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等。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历史悠久,最早叫“浮元子”,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象征全家人团圆幸福。闹花灯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街头巷尾红灯高挂。舞狮子和耍龙灯也是元宵节的重要活动,流传至今已有千年历史。踩高跷技艺性强,深受群众喜爱。
元宵节还有一些特殊的习俗,如“走百病”和猜灯谜。“走百病”指妇女相约出游,寄托祛病延年的心愿。猜灯谜则是元宵节的传统娱乐活动,增添节日气氛。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不妨分享一下你的家乡有哪些独特的元宵节习俗,或者有什么让你难忘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