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突破90亿元,成为中国影史首部破90亿的电影。截至2月11日19时21分,该片总票房(含预售)达到90.15亿元,进入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前五名。随着越来越多观众观看电影,更多细节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2月10日,《哪吒之魔童闹海》幕后纪录片《不破不立》全网上线,45分钟的片长展示了动画团队在制作过程中追求极致、用心创作的过程。从角色数量翻倍到特效镜头超第一部全部镜头,每个镜头渲染时间超过百小时,这部“国漫之光”历经千辛万苦才呈现在观众面前。观众们通过弹幕表达了对这些匠心的赞赏,“活该你赚钱”,“天呐还有这种细节”,“100亿值得”。
影片中的一些细节令人拍案叫绝。例如,开场时成千上万的海妖从虚空裂谷涌出攻打陈塘关的大战,每一只海妖身上都捆绑锁链。导演饺子坚持让每一条锁链在打斗中呈现自然动态,最终特效团队运用动画模拟物理状态,让每一环铁链仿佛有了生命。此外,海水也是影片中的重要元素,无论是大规模海水倒灌陈塘关还是天元鼎分开海面的场景,海浪汹涌澎湃,浪花飞溅栩栩如生。为了这些效果,制作团队查阅了大量关于海洋、海浪的资料,并进行了反复调试。
天元鼎内外对比鲜明,外表庄重肃穆,内部却充满邪恶气息。流动的骷髅头穿梭其中,诉说着冤魂的故事,增加了神秘感。妖怪牙齿的设计也体现了东方文化特色,弯曲的牙齿与西方妖怪尖锐向下的牙齿形成鲜明对比。影片中的削肉剔骨场景更是耗时一年半,通过多方特效团队协同作战,呈现出极高的精细度。
动画表演方面,导演饺子亲自演绎不同人物,每一个表情都饱含情感,使角色更加立体鲜活。民族音乐也在影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专属音色。贵州侗族原生态山歌、琵琶、箫等乐器为影片增色不少。四海龙王各有专属音乐,唢呐激昂的声音则为哪吒的反叛精神赋予灵魂。
终极决战的“2亿仙妖对撞”灵感源自饺子15年前的短片《打,打个大西瓜》,如今终于得以完美呈现。老邓作为特效开发的关键人物,十年如一日地与团队死磕技术难题。配音演员、动画师、行政人员也都全身心投入,共同创造了这部作品。
正是这种“不破不立”的精神,让每一个细节都被打磨到极致,让每一帧画面都充满灵魂,让不可能变为可能。小哪吒,100亿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