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法国实力匹配不上野心 自视过高遭反制

小红车的日常 2025-02-11 19:14:25
A+ A-

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国家。法国和印度这样的国家,其实力在二三流之间,却总想在国际场合占据头等位置。尽管账面实力与英国相当,但它们自诩为独立自主的大国,做出一些彰显实力的特立独行举动。然而,这些行为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学者:法国实力匹配不上野心

从10月11日起,中国对欧盟进口白兰地实施了临时反倾销措施,这一举措迅速、果断且精准,直指法国出口商品中的薄弱环节——白兰地。这让法国感到不满,认为中方的反制力度甚至超越了对美国的措施。毕竟,美国在关税战中的力度一开始就是百分之百,而中国对法国的措施只有百分之十几到四十几。这种反应似乎过于强烈。

中美之间的局势与中法之间的局势是不同的。过去几年里,中国在与美国的博弈中已经取得了显著优势,使美国在许多场合下颜面扫地。相比之下,中国对法国的反制措施相对温和。

美国与法国的实力存在显著差异。西方国家一直强调实力地位的重要性。在这种背景下,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做法值得商榷。他们声称中国电动汽车存在政府补贴问题,但这并不足以成为加征关税的理由。事实上,全球范围内,哪个国家不在对电动汽车进行补贴呢?德国在去年底才取消电动车补贴,比中国晚了一年。欧盟委员会主动发起调查,违反了WTO规则和程序正义原则。中国因此采取反制措施时,法国表现得像受到了极大委屈,仿佛是中国单方面违背了承诺。实际上,中国商务部8月29日已明确表示“暂不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这里的“暂不”意味着随时可能采取行动。

在此次欧盟加征关税的事件中,法国扮演了带头大哥的角色。10月4日,欧盟投票决定对中国汽车加征关税,其中10国赞成,法国位列其中。此举引发了广泛关注,法国成为众矢之的。他们既想向美国展示实力,又企图在欧盟内部树立领导地位,更想在欧盟汽车市场占据更多份额,不愿看到中国汽车的进入。值得注意的是,法国此前一直试图吸引中国企业投资设厂,并希望获得关键技术专利的转让。然而,这次却碰壁了。中国果断采取反制措施,导致法国从业者纷纷上街抗议,要求推迟投票。轩尼诗、人头马等行业巨头也加入抗议行列。法国葡萄酒行业涉及4400多座农场、8.5万个工作岗位以及超过20万的产业人员。失去中国市场,许多人将面临艰难困境。此次事件无疑给了法国决策者一个深刻的教训。

欧盟内部对于中国电动汽车的态度复杂。在欧盟成员国的投票中,10国表示赞成对中国汽车加征关税,5国反对,还有12国弃权。要想使提议被搁置,需要至少15个国家联合反对,或者反对国家的人口占比达到欧盟总人口的65%。德国投下了反对票,因为中国市场对德国汽车产业至关重要。意大利则投了赞成票,这与其汽车产业衰落有关。许多小国家选择了弃权,因为他们并无汽车产业,无法从中分得一杯羹。中国的反击对法国白兰地造成了沉重打击。作为全球最大的烈酒单一消费市场,中国占据了全球烈酒超过30%的份额。尽管法国出口到中国的烈酒仅占其总出口的23%,但这一部分受损将对其整个白兰地产业造成深远影响。

中国的这次反制措施给法国上了一堂深刻的教训。法国常常高估自己的地位,但这次栽了一个大跟头。据中国商务部透露,他们正在研究提高大排量燃油车的关税问题,这显然是针对意大利等豪车大国。要真正打击法国和意大利,奢侈品市场或许才是最致命的一环。这两个国家都是奢侈品大国,全球奢侈品品牌前十中,法国占据五个,意大利两个。面对这样的诱惑,法国这次或许真的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中国过去一直给予法国尊重和面子,但法国未能给予中国核心产业电动车同样的尊重。此次白兰地反制仅仅是个开始,如果双方无法达成共识,奢侈品市场这一刀最终难免要落下。

希望这次教训能让法国长记性,高傲的欧洲人终于明白:朋友来了有美酒相迎,敌人来了则有猎枪相抗。中国的反击不仅展现了维护自身利益的坚定决心,更彰显了应对挑战的能力。希望欧盟能借此机会深刻反思,真正意识到合作共赢的重要性。唯有中欧双方携手并进,共同致力于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方能实现双方的共同利益,并回应全球人民的期待与愿望。

责任编辑:于浩淙 zx0176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