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米汽车频繁登上热搜,其中既有争议也有利好。
关于断轴争议,一位小米车主表示,其父亲驾驶新购买的SU7 Max在经过坑洼路段后发生了断轴情况,质疑小米汽车的质量。2月9日,小米汽车发布澄清公告,详细说明了事故经过。2025年1月30日上午10点56分,一辆小米SU7在淮安盱眙乡村公路上以约70km/h的速度通过限速20km/h的破损路面时,车身受到强烈冲击,导致右后侧轮胎、轮毂、悬架等部位受损。事故发生后,车主通过线上渠道反馈,小米汽车客服为其代报保险并安排拖车救援服务。然而,驾驶员拒绝配合酒精检测,最终放弃向保险索赔,自行承担损失,并签订了《放弃赔偿声明》。
小米汽车明确表示不存在“断轴”情况,车辆受损是由于超速行驶和路面坑洼的强烈冲击造成的外力受损,而非产品质量问题。具体过程是车辆在超速通过坑洼时,轮胎因异常受力而爆胎,冲击力传导至轮圈和摆臂,最终导致摆臂受力过载后断裂。尽管小米汽车提出维修方案,但车主选择自行承担损失,双方未能达成一致。小米汽车还强调,车辆底盘设计和制造工艺均经过严格测试,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公众对此事的看法不一,有人认为路况不佳和超速驾驶是主要原因,但也有人质疑视频中显示的路况并不足以造成如此严重的损坏。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不少其他品牌车辆的路测视频,试图证明自身产品力。此外,有观点指出车主发布的视频显示,车辆轮胎在事故前已出现故障,未及时修理导致后续问题。
另一方面,雷军透露小米YU7冬季高速长途测试活动顺利完成,他本人亲自驾驶1310公里,几乎全程高速,平均时速超过100km/h,途中充电两次。这次测试主要针对智能驾驶和续航性能,结果显示YU7表现良好。有网友戏称这是“雷式跑法”,对比之前的“斌式跑法”。
小米SU7对标特斯拉Model 3,YU7则对标特斯拉Model Y。2024年,特斯拉在中国销量创历史新高,达到65.7万辆。小米SU7于2024年3月底上市,4月启动交付,全年交付量超过13.5万辆。雷军立下目标,计划2025年实现年销30万辆。小米一直将特斯拉、保时捷等行业标杆作为对标对象,强调自身产品的优势。市场普遍预计,随着YU7的上市,完成销售目标的可能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