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开年动作引人注目。曾经被视为高端车型标配的高阶智驾系统,现在被比亚迪引入大众市场。2月10日晚间,比亚迪在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宣布,包括海鸥、秦PLUS在内的21款车型都将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辅助系统,并且10万元以上车型均标配。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未来2-3年内,智驾将成为汽车不可或缺的配置。
从10万元以下的入门级车型到百万豪华车型,比亚迪都可配备高阶智驾能力,推动全民智驾成为可能。这一举措让行业人士感到意外,因为其他厂商计划在2026年才将高速NOA方案推向主流市场。受此消息影响,比亚迪股价在过去三个交易日涨幅超过16.7%,市值突破9600亿元。
智能化能力和成本控制将是各大车企今年竞争的重点。如果比亚迪能够在保持电动化技术优势的同时,在智能化领域领先,有望赢得更多消费者青睐并享受更高的估值溢价。比亚迪的目标是通过新能源车与传统巨头如大众抗衡,随着智能化战略的推进,新时代与旧时代的对决已经进入倒计时。
过去两年,比亚迪凭借冠军版和荣耀版等车型在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然而,随着电动化进程进入尾声,吉利等竞争对手推出性能强劲的产品,给比亚迪带来压力。智能驾驶成为比亚迪突破瓶颈的关键。
此次发布会的一大亮点是“天神之眼”高阶智驾辅助系统覆盖了10-15万元级别的主流市场产品。例如,海鸥智驾版的入门价格降至7万元,降低了高阶驾驶的门槛。该系统分为A、B、C三类,分别搭载于不同品牌和车型。10万元以下的多数车型也将支持全国高快领航、全场景泊车等功能。
有供应商分析称,目前高速NOA功能已较为成熟,成本控制在5000元以下,而城市NOA单车成本仍较高。比亚迪新技术研究院院长杨冬生表示,比亚迪传感器具有先进优势,采用全球独创的“前视三目”方案。此外,比亚迪的数据挖掘能力也使其模型迭代速度接近新势力水平,预计2025年底训练里程将达到每天1.5亿公里。
中信里昂预计,通过提供平价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比亚迪将在电动车竞争中开辟新战场,预计2025年L2级以上自动驾驶总渗透率将提升至约40%。比亚迪内部预期更高,预计销量将超过200万辆。
智能驾驶已成为消费者购车的主要参考选项,去年小鹏MONA M03等车型将高阶智驾门槛拉低至15万元级别,成为市场爆款。华为乾崑智驾也从百万级车型覆盖到20万元级车型。2025年,市场的门槛将进一步降至10-15万元,这正是比亚迪的基本盘市场。
尽管比亚迪在电动化方面仍具优势,但激烈的价格战导致其单车均价和净利下降。比亚迪希望在2025年的竞争中,通过智能化继续保持领先地位。王传福表示,比亚迪一直在默默努力,自2018年起就提出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的观点。从去年开始,比亚迪投入巨资用于智能化研发,持续提速。
业内预期,在比亚迪的推动下,汽车智驾产业链将迎来爆发性增长。更多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将跟进。中信证券预测,比亚迪入局将推动L2+级别销量基盘快速提升,渗透率显著增加。瑞银中国汽车行业研究主管巩旻看好中国车企在智慧创新方面的领先地位,认为传统车企将进一步与AI企业合作。
智能化变局加速了汽车行业格局洗牌。汽车制造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制造商,而是通过AI赋能,向科技公司和能源公司转型。对比亚迪等车企来说,探索智驾技术是通向AI新时代的重要一步。借助新能源汽车电动化的大势,比亚迪迅速崛起,接下来能否在智能化下半场继续领先,将是决定其未来地位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