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旭华侄女深夜赶到武汉吊唁 民众自发敬花送别

环球网 2025-02-10 07:58:44
A+ A-

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于2月6日晚在武汉逝世。几天来,这一消息在网上引发了广泛的追思。2月9日,武汉市民冒着-4℃的寒风,自发排队吊唁黄旭华院士。现场摆满了鲜花,市民和外地民众敬献花束送别。不能到场的人们通过外卖平台订花送到现场。外卖小哥表示,送花订单很多。这些鲜花的落款有未来的海军人、学生以及“东北人民”“湖北人民”等。

根据家属意愿,来访者被提醒不要携带花圈或花篮。现场有人眼眶噙泪。黄旭华生前曾担任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原所长、党委书记(代理)、名誉所长。8日凌晨,“中国船舶719”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吊唁场所和预约渠道。

当天上午,记者来到七一九所内,看到吊唁入口处有一块提示牌,上面写着“沉痛悼念黄旭华同志”。进入吊唁厅后,轻音乐《送别》低回响起,中央摆放着黄旭华院士的遗像,四周用鲜花摆成潜艇和海浪的形状,正上方悬挂着“沉痛悼念黄旭华同志”的横幅。挽联上写道:“卅载呕心研潜艇深海蛟龙惊世界;一生矢志卫海疆大国重器铸功勋。”前来吊唁的人中不乏白发老人,有人转身后眼眶含泪,有人极力克制情感,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缓缓离场。

83岁的七一九所退休职工刘素琴与86岁的李淑芬一同前来吊唁。刘素琴回忆说,黄旭华很爱笑,是个非常好的人,还擅长打太极拳。耳背的李淑芬坚持要来吊唁。86岁的王藏月也在儿子的搀扶下来到现场,她记得黄旭华是大家心中的“关心职工的老所长”,总是能解决问题。

49岁的海锋穿着黑色棉袄,指引前来吊唁的市民入场。他小时候常看到黄旭华在门口的小广场上打太极,并且教其他人。在路上碰到时,黄旭华会笑着叫他的小名。海锋的父母也是七一九所的职工,他回忆起父母那一代人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精神。

8日早上,武昌区中山路小学的一百多名学生、家长和老师也前来吊唁黄旭华。孩子们身着深色衣服,手持白菊,神色庄重。该校与黄旭华有着深厚缘分,黄旭华的女儿和外孙都是该校毕业生。2019年,黄旭华两次与中山路小学少先队员面对面交流。2022年7月,“黄旭华院士科技教育中心”在该校成立。吊唁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要向黄旭华学习,努力钻研,报效祖国。

中山路小学德育主任吴艳芳表示,希望全体师生传承黄旭华院士的人文和科学精神,将强国梦和民族复兴梦一代代传下去。光谷第二小学三年级学生刘思源也参加了吊唁活动,他表示黄旭华爷爷不仅带领团队研发出核潜艇,还亲自下水测试,是他们的骄傲。中午时分,七一九所安静如常,气温清冷,阳光普照,偶尔还能听到鸟叫声。出租车司机刘有勤听闻记者吊唁的对象是黄旭华后,既惊讶又惋惜,表达了对这位科学家的敬重之情。

责任编辑:于浩淙 zx0176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