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小学即将迎来2025年春季新学期。教育部近日印发了修订版《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所有在依法设立的学校就读的学生都必须建立学籍,并要求严肃、及时处理检查中发现的人籍分离、空挂学籍等问题。该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修订后的《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涵盖了学籍建立与更新、学籍变动管理以及保障措施等内容,强调教育公平,对跨省转学、省内转学等学籍变动条件进行了细化规范。办法指出,转入和转出学校及其学籍主管部门应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学生学籍转移的核办工作。此外,还提出简化跨省转学所需材料,实现“一网通办”。
针对空挂学籍、人籍分离及重复学籍等情况,《办法》提出了具体要求:学校应至少每学期核对学生学籍一次,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并且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
新办法还适度放宽了特殊教育学生的学籍变动权限,在特定情况下允许降级就读;对于高中阶段开展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项目,则根据地方相关规定进行学籍管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苏君阳认为,这一政策打破了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之间的学籍壁垒,促进了资源共享、学籍互通、学分互认及课程交流,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机会。
为了加强学籍信息安全,《办法》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需建立健全预警机制,严格控制数据使用权限,防止信息泄露。一旦发生信息泄露或违规使用的情况,将依据“谁批准、谁负责”的原则追究相关人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