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一,这一天也被称为“子婿日”。对于大多数的上班族而言,基本上春节过了初八就要回去上班了,但在传统上来说,春节是要过了十五才算是过完春节了。
农历新年的正月里,几乎每一天都有着讲究和说法,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习俗,才使我们的年过起来有滋有味,显得特别有意思。而正月十一这一天,其实也有着许多的风俗,下面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1拜、2吃、3不做,分别指的是什么。
“子婿日”是什么意思
在传统文化中,正月十一是“子婿日”,这天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一般来说,在民间,正月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正月初十过后还剩很多,所以为了避免浪费,就会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间称为“十一请子婿”。正月十一这天,女儿女婿赶回娘家必须由娘家的哥哥或者弟弟提前出门来迎接,以此表示娘家人对女婿的敬意和重视。
1拜、拜晚年
俗话讲“不出十五,都可拜年”,所以人们也把元宵节前的四天,作为“拜晚年”的时段,而正月十一是元宵节前的一个小节日,因此这一天里有”拜晚年“的习俗。之前因为忙碌没来得及拜年的人,赶紧趁年十一这一天赶紧拜个晚年,这样就不会失了礼数。
2吃。吃鱼、吃鸡
正月十一这一天被称为“子婿日”,每当到了这个时候,许多地方都有宴请自己的女婿的习俗,这是为了表达对女婿的尊重。俗话讲:一个女婿半个儿,因此,正月十一这一天,女婿们会受到特别的款待。
在这一天,往往会精心准备各种美味佳肴,其中包括有着许多
吉祥
寓意的食物,比如整条鱼和整只鸡等。吃鱼象征着年年有余,而吃鸡则寓意着大吉大利,这些都是为了希望家庭幸福、顺利和兴旺发达。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围坐在一起,享受美食的同时,也增进了感情。
三、不做
在“子婿日”的这一天,还有一些特别要牢记的忌讳——“三不做”。这里的“不做”并不是指什么都不做,而是指不做一些可能会冒犯他人,或不礼貌的行为。首先是“不和媳妇争吵”,这是为了保持家庭的和谐氛围,尤其是在前往岳父家的路上,不应该发生争吵,以免影响到节日气氛。
另外则是“不做无礼的事情”,无论是在岳父家中还是在其他场合,都要保持礼貌和谦逊,不要做出令人反感,或冒犯的行为。最后则是“不说脏话”,言语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在这一天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辞,不说粗俗或侮辱性的语言,以免破坏节日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