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完了你的压岁钱还在吗。过年时,小朋友们最开心。他们可以和小伙伴们放鞭炮、玩耍,还能收到长辈给的压岁钱。
从前,家长们常常会说“红包我先帮你保管,等你长大了再给你”,但这些钱往往从此不见踪影。那么,现在的80后、90后年轻家长是否还会这样做呢?我们采访了几位宝爸宝妈,发现他们的处理方式各有特色。
一位家长表示,自己小时候从未真正拥有过压岁钱,每次刚拿到手就被父母收走。现在她有了自己的孩子,决定把孩子的压岁钱还给他。在孩子6岁以前,她代为管理,孩子需要买什么可以向她申请。随着孩子长大,他学会了自己记账,养成了良好的理财习惯。这位家长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效果显著。
另一位家长的孩子已经10岁了,平时很有主见。每年过年,家长都会与孩子讨论如何规划压岁钱。他们会一起制定计划,一部分存起来,另一部分自由支配。为了让孩子理解储蓄的重要性,家长带他读了《小狗钱钱》这本书。书中的故事让孩子们明白了储蓄对于实现梦想的意义。受此启发,孩子也开始制作自己的梦想储蓄罐,并主动提出要多存些钱。
还有一位家长回忆起25岁时,母亲给她存了一笔婚嫁金,让她非常惊喜。因此,当她有了孩子后,也决定给孩子存下所有的压岁钱。现在她的孩子已经3岁,拥有了一笔五位数的存款。家长决定将一部分压岁钱用于购买储蓄险,希望在孩子成年后能给她一个特别的礼物。
压岁钱最初的意义是压住邪祟,表达对孩子的美好祝福。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家长们的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的家长选择帮孩子存起来,有的则直接交给孩子自己管理。无论如何,最终这笔钱还是会回到孩子手中。
年过完了你的压岁钱还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