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选座违反价格法 航司加价乱象引争议

新浪财经 2025-02-08 01:02:05
A+ A-

付费选座违反价格法。《人民日报》昨日发布评论,批评了民航业中“付费选座”的现象。文章指出,这种做法看似与额外行李托运、升舱等服务相似,但实际上只加价而无服务,是经营者利用自身优势地位将原本免费的基本服务转变为创收手段。

付费选座违反价格法

长期以来,机票选座都是先到先得。然而,近年来部分航空公司开始引入加价机制,选择靠窗、靠过道或经济舱前排座位需要额外支付费用。目前,包括国航在内的大部分航司均开通了付费选座服务,且多通过里程兑换,没有积分的乘客面临“选择少”的困境。

关于付费选座是否合法以及是否违背公平交易原则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调查显示,国内大部分航空公司都开通了付费选座服务,国际航班以现金支付为主,国内航班则多通过里程兑换。不同航空公司及航班的锁座范围和收费标准差异较大,紧急出口、前排或靠窗座位通常收费较高,且规则不透明。

例如,海南航空和国航的经济舱前排、靠窗或过道座位被锁定,需付费或使用里程积分兑换。东航推出了“优选座位”产品,国际及地区航班需付费或积分兑换。白金卡会员郎先生曾因前排座位被锁而投诉,线上值机时无法选择被锁座位,但线下柜台可能有更多选择。

中国民航新型智库专家韩涛表示,随着航空公司提高主营收入的力度加大,付费选座的座位从原来的前三排扩展到了过道和靠窗座位。消费者普遍反映锁座比例和付费标准未明确公开,线上值机时大量座位被锁,即使购买全价经济舱机票,部分航空公司仍对前排座位额外收费。

事实上,航司搞付费选座曾被有关部门处罚。2016年7月,北京市发改委对中国联合航空公司进行行政处罚,因其自立收费项目收取选座费44万余元。发改委要求立即改正并没收其所有违法所得,处以罚款。然而,这一前车之鉴并未让付费选座现象消失,不久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对此表态称,“加价选座”增加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应成为“行业惯例”。

《人民日报》评论文章认为,飞机座位已经按区域分成了头等舱、公务舱、经济舱,再进一步细分使得免费可选座位变得寥寥无几,变相降低了基本服务质量。在旅客购买机票之后增加付费选项,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违背了公平交易的原则。

在机票价格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付费选座成为航空公司增加辅助收入的重要方式之一。早期飞机“锁座”更多出于安全考虑,如锁定经济舱第一排和安全出口。但后期这种模式延伸为增值服务,偏向于额外营收。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岳屾山律师指出,乘客对于座位锁定情况并不了解,缺乏透明度,应该告知乘客选座规则。

岳屾山表示,对这种行业惯例不持支持态度,如果用行业惯例来强迫消费者接受,可能超出合理合法范畴。他强调,必须提前告知消费者哪些机票可能需要选座,哪些不需要付费,包括选择座位的大致费用,甚至有时应告知机票售卖率。

另有专家建议,航空公司应明确航班“锁座”的比例和范围,付费选座的规则也应公开透明,免费选座的比例应达到一半以上,以满足不同旅客的需求。中国航空法律服务中心首席专家张起淮表示,航司出售机票的整体价格是经过物价局调整的,但现状是国内一些航司只想加价,不减价,整体价格上涨,违反价格法,不公开不透明,任意性和随意性较大。

责任编辑:卢其龙 CN07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