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流感及其并发症等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今年冬季,不少人感染了流感病毒,人们开始担忧流感的严重性。
医生指出,根据2025年版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流感病例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和危重型。每年流感都会导致很多人感染,少数人会发展为重型和危重型,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心血管疾病、神经肌肉系统疾病、肝病患者发展为重型的风险更高。
流感可能引发的呼吸系统并发症包括肺炎和支气管炎。流感病毒可直接侵犯肺部,引起原发性流感病毒肺炎,严重时还会继发细菌感染,导致细菌性肺炎。患者会出现剧烈咳嗽、严重呼吸困难、持续性或反复发热,甚至咳出带血或脓性痰液。病毒还可能刺激支气管黏膜,引发支气管炎,表现为持续性咳嗽、咳痰,严重时痰液黏稠,难以咳出。
普通感冒通常由鼻病毒等多种病原引起,多在受凉、气候突变、过度疲劳等情况下发生,而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呈季节性流行。流感症状较重,起病急,常伴有高热、咳嗽、咽痛、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特别是在流感高发季节且有密切接触流感病例的情况,很可能是感染了流感。
从治疗角度看,一般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气短、基础病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当出现发热、咳嗽、头痛、乏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及早使用抗病毒药物避免病情恶化。
专家提醒,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感冒3天以上,症状不缓解反而加重;老人和孩子出现高热、意识淡漠;青壮年出现胸闷心慌气急、乏力尿少伴脸肿等症状。对于高危人群,建议在48小时内用药治疗,如果吃药期间高烧不退或出现呼吸困难,应及时就诊。
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疫苗。可以通过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来预防相关疾病。流感一般从12月份进入季节性流行期,持续到次年1月底,直到3月流感才算“过季”。在此期间,尤其是在机场、火车站等公共场所和密闭空间内,不要放松防护措施。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注意做好日常防护,如果自身已感染,要自觉戴上口罩,避免传染给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