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港股开市,小鹏汽车市值大幅上涨。2月4日,小鹏汽车港股涨幅一度超过14%,成为市场亮点。销量超出预期是其股价飙升的主要原因。2025年1月,小鹏交付量达到30350台,同比增长268%,连续三个月突破3万台,被车友称为“鹏3万”。相比之下,小米单车交付量仅为两万台,蔚来和理想同期交付量也均不及小鹏。
产品力是小鹏爆发的关键。2024年10月之后,小鹏推出了一系列高性价比车型,如MONA M03、P7+等,推动了交付量的攀升。以P7+为例,仅用两个月即达成2万辆交付里程碑。在配置和智驾水平相同的情况下,P7+的价格更具竞争力,吸引了许多原本考虑购买小米SU7的用户。
从参数上看,小鹏P7+与小米SU7均为纯电动中大型轿车,但P7+顶配车型价格更低,空间更大,动力更强。在智能化方面,P7+搭载了2颗英伟达Orin-X芯片,算力高达508 TOPS,并配备了更多毫米波雷达,综合表现优于小米SU7。
换帅变阵也是小鹏成功的重要因素。何小鹏邀请了被称为“铁娘子”的王凤英加入公司,她主导了市场营销和整体运营,为小鹏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王凤英重新定位小鹏的标签,聚焦智能化,并实施严格的成本控制措施,包括反腐和供应链改革。这些举措显著提升了小鹏的成本控制能力,使P7+等车型更具性价比。
王凤英还推动了低价策略,尽管内部有反对声音,但她坚持认为低价会带来大卖。事实证明,MONA M03首月交付量就超过1万辆,迅速提升了小鹏的市场份额。小鹏目前的管理氛围健康,善于变革和创新,团队凝聚力强。
2025年,小鹏计划推出4款改款车型和3款全新车型,目标销量35万辆。其中,G7将对标小米YU7,G01则对标理想L9。小鹏汇天陆地航母是一款创新车型,主打低空经济。面对行业竞争,小鹏将继续走差异化路线,提升技术实力,保持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