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重返白宫后不久,宣布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出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并对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尽管两天后暂缓了对加拿大的关税,但这一系列举动已经引起了全球不安。
英国《金融时报》刊文警告称,特朗普这种鲁莽的关税战术不仅会给美国带来经济风险,还可能产生严重且持久的战略后果,如破坏西方联盟团结,催生反美联盟,最终让中国“坐收渔翁之利”。
文章援引特朗普的一位关键经济政策制定者的话说,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先开枪射击,而后再问缘由”。这种蛮横策略不仅会伤害被征税的国家,对美国自身也极其危险。特朗普似乎忘记了一个基本事实:在当今高度全球化的世界中,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导致北美自由贸易区内部出现裂痕。虽然他暂缓了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关税,但这种反复无常的态度已经严重损害了邻国的信任。这两个国家已经开始考虑分散贸易风险,寻找新的合作伙伴。
欧盟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一些有影响力的欧洲人士开始公开质疑,现在到底是美国还是中国对欧洲构成更大威胁。两个月前这还是个荒谬的问题,但现在答案变得明显。威胁要兼并北约成员国加拿大的是特朗普,推动欧洲极右翼势力的也是特朗普政府。欧盟已经在讨论与中国缓和关系的可能性。
这种态度转变背后有着务实的考虑。欧洲决策者意识到,没有中国的电动汽车、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他们的绿色转型目标将难以实现。如果失去美国市场,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如果特朗普政府抛弃乌克兰,而中国继续保持中立立场,那么欧洲很可能会进一步倒向中国。
拉丁美洲的局势也不容乐观。特朗普威胁重新控制巴拿马运河,并对墨西哥采取强硬措施,这些举动正在激化地区矛盾。如果关税让墨西哥经济陷入衰退,非法移民问题和贩毒集团的势力都会增强。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会产生连锁反应。像英国和日本这样暂时未受影响的国家不应感到庆幸,因为一旦特朗普认定首轮关税战有效,必然会寻找新的目标。这种“先打后说”的关税政策不仅没有实现他期望的效果,反而可能促使被威胁的国家抱团取暖。这些国家起初可能是非正式合作,但随着关税战持续,合作必然会越来越紧密。
特朗普的鲁莽关税政策确实在动摇美国的全球同盟体系。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任何国家能够独自应对所有挑战。如果他继续“拔枪就射”的关税政策,不分盟友敌手,那么他可能真的会亲手埋下一颗“反美联盟”的种子,而这颗种子一旦生根发芽,结出的果实恐怕会让华盛顿异常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