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很多人可能会频繁使用手机和电脑。然而,在享受悠然惬意的同时,一种疾病也可能悄然找上门。28岁的胡女士因连续几天用手机追剧,导致眼睛干涩、畏光、视力下降,最终被诊断为干眼症。
胡女士家住湖北武汉,平时工作繁忙,春节期间她选择宅家追看之前没时间看的几部电视剧,经常熬到深夜,即便眼睛不舒服也硬撑着。2月1日,胡女士起床后感到眼睛干涩、畏光,且视力有所下降,于是前往武汉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诊断她患上了干眼症。询问病史后,医生告知胡女士,她的干眼症是由于前几天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所致。好在通过药物治疗、雾化熏蒸和睑板腺按摩,其眼部不适症状明显缓解。
冬季本来就是干眼症的高发季,一些人过年期间熬夜频繁,再加上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导致发病率上升。不少市民在春节期间有了更多时间使用手机、PAD、电视等电子产品,加上冬季长时间在温暖干燥的室内用眼,难免会出现双眼干涩、酸胀、烧灼感、异物感、视物模糊等症状,这段时间干眼症患者有所增加。
如何自测干眼症?主要症状包括:感觉眼睛里有沙子或异物,缺乏润滑感;眼睛出现轻微到中度刺痛,尤其在用眼过度或环境干燥时更为明显;眼睛发痒,用手揉眼会加重症状;眼睛出现红血丝;在某些情况下,由于眼睛干涩刺激,可能会出现反射性流泪,但这种流泪并不能有效缓解干眼症状;视力短暂模糊,尤其在阅读或看电脑屏幕时更为明显,休息后可缓解;长时间用眼后易出现视物疲劳,需频繁眨眼来缓解。
干眼症绝非大家认为的“眼干”这么简单,它是一种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引发的慢性眼部疾病。重度干眼症可引发角膜炎、角膜溃疡等眼科疾病,最终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据统计,我国干眼症患者约有3.6亿人,且发病趋势日益年轻化,甚至一些学龄前儿童也未能幸免。
对于干眼症普遍存在哪些误区?首先,眼睛干涩并不一定就是干眼症,常见的过敏性结膜炎也有眼睛干涩的症状。其次,正常人的健康泪液不仅有水液层,还有脂质层和黏蛋白层,这些成分的异常或更多因素的混杂失常,都可能引发干眼。此外,干眼症的治疗不是一瓶眼药水就能解决,需要先进行专业检查,明确干眼的类型和成因,再进行个性化诊疗。目前市面上一些“网红”眼药水中大多含有防腐剂,长期使用可能造成眼表伤害,一旦出现干眼症状,最好不要随意滴眼药水,应及时就医。
假期如何远离干眼症?让眼睛休息才是王道。专家建议,多眨眼可以使泪水均匀分散在角膜和结膜表面,保持眼睛潮湿不干燥;注意用眼卫生,避免用手揉搓眼睛;保持正确坐姿,减少使用电脑和手机的时间,并保持适当距离;补充营养元素,多吃瓜果蔬菜,补充维生素、叶黄素、β-胡萝卜素等有益眼睛的营养素;保持室内湿度适宜,尽量少使用空调,若必须使用可同时开启空气加湿器,以确保房间湿度在30%至50%之间。
手机等电子产品为我们的工作带来便利,也丰富了业余生活,但切忌使用过度。国家应急广播提醒,干眼疼痛真难受,昼夜颠倒是祸根;网红药水不治本,杜绝熬夜戒辣辛;少盯屏幕多闭眼,适当按摩助缓解。